国产电影黑马为何层出不穷?解析幕后的推动力
时间:2013.06.17
来源:虎嗅网

国产电影导演结构
(二)中国电影的变化:不再排斥好莱坞式叙事、尊重市场
如图所示,2013年的上半年(截止5月24日),获得千万以上票房的大陆导演中,大部分人的处女作都是在2010年之后上映的。
如图所示,2013年的上半年(截止5月24日),获得千万以上票房的大陆导演中,大部分人的处女作都是在2010年之后上映的。
这些大陆新生代导演的特点是不再排斥好莱坞的经典叙事方式,也比较尊重成熟市场的电影工业体制,他们与港台、韩国导演以及为数不多的几位大陆第六代导演,一同完成了2013年1-5月份的国产电影票房业绩(要等到《私人定制》和《一步之遥》的上映才会打破这种格局)。其中那些过亿票房的电影中,明显可以看到一些市场操作的共性。
——向大众类型电影的集体回归,从大仁大爱到小情小调
仔细看一下2013年非处女作导演之前的影片,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规律:他们其中的一部分人几乎是同时对市场的变化做出了反应,并且方向上都是不再承载过多的沉重,而是回归到电影的娱乐性。
——向大众类型电影的集体回归,从大仁大爱到小情小调
仔细看一下2013年非处女作导演之前的影片,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规律:他们其中的一部分人几乎是同时对市场的变化做出了反应,并且方向上都是不再承载过多的沉重,而是回归到电影的娱乐性。

四位导演题材选择的变化
成龙在《十二生肖》里继续他的动作喜剧;陈可辛放弃了徐小平原创剧本中的很多不堪与残忍,主要讲述了励志;薛晓璐完成了一个比天堂更温暖的故事;管虎从电视剧《火线三兄弟》中玩出了一个《厨子、戏子和痞子》。当不再纠结于电影的情怀和意义时,将电影还给观众,必然离观众的距离更加接近了。这种回归使得类型电影的丰富性大大增强,因为社会的“母题”是有限的,电影的“主题”则要更为多元,正迎合了观众的多样化需求。
——借鉴成熟市场类型电影的人物结构,进行国产化的加工
产量与需求的共生增长,促成了细分市场的成熟,这是类型电影之所以会在世界各地出现的本质原因。而在中国,差不多用了十年时间,电影人才明白必须要尊重一个真相:如果没有通俗电影作基础,也不会有艺术类电影的发展空间。类似于传统制造行业对发达市场技术与工艺的吸收,国产电影的导演们终于放弃了独辟蹊径的奋斗之路,开始虚心的向一些成熟市场讨教经验,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对人物结构的套用。
如果你看过Martin Brest的《午夜狂奔》,就会恍然大悟《泰囧》中三位主演之间的紧张关系是怎么形成的;如果你还看过John Hughes的《飞机、火车和汽车》以及Todd Phillips的《预产期》,就可以理解《泰囧》中为何总被伤害的是徐朗而不是王宝……在好莱坞的喜剧电影中,笑料一直在变,但人物结构与抖包袱的方式少有创新。因为笑话总是由人物的性格冲突酝酿的,而人类的性格特征,是跨越时空,跨越人种与肤色的:
《西雅图夜未眠》的别名叫《缘分的天空》,《北京遇上西雅图》之前的名字叫《美丽情缘》,这肯定不是巧合。两个内心孤单的大人,加一个机灵搞怪的小孩和一帮性格夸张的配角,一部让人温暖的爱情喜剧所需要的人物元素基本就已经完成,剩下的只是如何让他们在同一个戏剧时空中产生互动。
《101次求婚》中屌丝、女神和高帅富,《分手合约》里的痴男怨女加闺蜜,《中国合伙人》中的三人行,这种定式化的三人组合,让你首先联想到的,一定不是曾经的国产片,而会是好莱坞电影与日韩片。对于被盗版电影养大的国内年轻观众来说,这些熟悉的人物结构所带来的亲切感,会让他们从开场之后很快的将自己代入到电影之中。
——借鉴成熟市场类型电影的人物结构,进行国产化的加工
产量与需求的共生增长,促成了细分市场的成熟,这是类型电影之所以会在世界各地出现的本质原因。而在中国,差不多用了十年时间,电影人才明白必须要尊重一个真相:如果没有通俗电影作基础,也不会有艺术类电影的发展空间。类似于传统制造行业对发达市场技术与工艺的吸收,国产电影的导演们终于放弃了独辟蹊径的奋斗之路,开始虚心的向一些成熟市场讨教经验,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对人物结构的套用。
如果你看过Martin Brest的《午夜狂奔》,就会恍然大悟《泰囧》中三位主演之间的紧张关系是怎么形成的;如果你还看过John Hughes的《飞机、火车和汽车》以及Todd Phillips的《预产期》,就可以理解《泰囧》中为何总被伤害的是徐朗而不是王宝……在好莱坞的喜剧电影中,笑料一直在变,但人物结构与抖包袱的方式少有创新。因为笑话总是由人物的性格冲突酝酿的,而人类的性格特征,是跨越时空,跨越人种与肤色的:
《西雅图夜未眠》的别名叫《缘分的天空》,《北京遇上西雅图》之前的名字叫《美丽情缘》,这肯定不是巧合。两个内心孤单的大人,加一个机灵搞怪的小孩和一帮性格夸张的配角,一部让人温暖的爱情喜剧所需要的人物元素基本就已经完成,剩下的只是如何让他们在同一个戏剧时空中产生互动。
《101次求婚》中屌丝、女神和高帅富,《分手合约》里的痴男怨女加闺蜜,《中国合伙人》中的三人行,这种定式化的三人组合,让你首先联想到的,一定不是曾经的国产片,而会是好莱坞电影与日韩片。对于被盗版电影养大的国内年轻观众来说,这些熟悉的人物结构所带来的亲切感,会让他们从开场之后很快的将自己代入到电影之中。

好莱坞三幕剧经典叙事模式
至于国产化加工的部分,在人物结构确立之后,反而变得比较容易。只需要按照三幕剧的递进方式,用基本符合当下现实的事件推进主要人物内心世界的转化即可。《北京遇上西雅图》中胎儿的成长;《泰囧》中逐渐接近的目的地;《中国合伙人》中新梦想的壮大;《分手合约》中所签订合约的时间跨度……这些都是为了链接整部电影的叙事而设计的背景要素。
——对观众话语权的尊重、对社交媒体的重视
电影市场其实并没有艺术片和商业片之间的界限。从观众角度看,所谓艺术电影或作者电影其实也是类型电影的一种,它代表着某种电影的市场相对小众,以及导演的影像表达方式更为主观。好莱坞的电影生产机制是20%的艺术,80%的科学,如果在制作环节艺术性过强,那么宣发预算的比例一定高于普通电影,否则一部电影就无法在商业市场中立足。
正是因为看明白了吆喝比电影更重要,所以我们才能看到如徐峥和赵薇这样对宣发环节几乎亲历亲为的导演。在港台导演中,周星驰是比较早在大陆勤奋跑宣传的大牌香港导演;如今,王家卫和杜琪峰在影片上映前夕,在大陆也不再只是蜻蜓点水。
——对观众话语权的尊重、对社交媒体的重视
电影市场其实并没有艺术片和商业片之间的界限。从观众角度看,所谓艺术电影或作者电影其实也是类型电影的一种,它代表着某种电影的市场相对小众,以及导演的影像表达方式更为主观。好莱坞的电影生产机制是20%的艺术,80%的科学,如果在制作环节艺术性过强,那么宣发预算的比例一定高于普通电影,否则一部电影就无法在商业市场中立足。
正是因为看明白了吆喝比电影更重要,所以我们才能看到如徐峥和赵薇这样对宣发环节几乎亲历亲为的导演。在港台导演中,周星驰是比较早在大陆勤奋跑宣传的大牌香港导演;如今,王家卫和杜琪峰在影片上映前夕,在大陆也不再只是蜻蜓点水。

新浪微博注册用户特征
根据新浪微博数据中心披露的数字,微博用户的结构几乎就是目前主流观影人群的翻版,社交媒体将这部分人群集中在了同一平台上,使得电影的分众宣传成为可能,宣传效率迅速提高。
从《失恋33天》的无心插柳到《致青春》的有心种树,国产电影与社交媒体正一同成长,电影营销的宣传环节也从追求对传统媒体的覆盖,转变成与目标观众的直接互动。这会让不尊重市场规律和类型电影特征的从业人员加快淘汰的速度,也会给一些了解观众心理,拥有市场经验的电影人更多地机会。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社交媒体正推动着国产电影出现一次全面的结构性调整。
下一页:最后简单预测一下中国电影市场几项趋势
从《失恋33天》的无心插柳到《致青春》的有心种树,国产电影与社交媒体正一同成长,电影营销的宣传环节也从追求对传统媒体的覆盖,转变成与目标观众的直接互动。这会让不尊重市场规律和类型电影特征的从业人员加快淘汰的速度,也会给一些了解观众心理,拥有市场经验的电影人更多地机会。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社交媒体正推动着国产电影出现一次全面的结构性调整。
下一页:最后简单预测一下中国电影市场几项趋势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