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郭子健:不用3D讲故事 瞒天过海拿成龙开涮

郭子健的华丽逆袭
2007年,郭子健凭借《野·良犬》崭露头角,2010年又以《打擂台》问鼎金像奖,这一路走来,郭子健也经历过不少“吃不上饭”的艰辛。郭子健说,虽然他没能成为《西游》的宣传重点,但这部电影确实给他带来了很多,比如掌控大手笔投资的能力,而《西游》之后,郭子健手上能拿到的投资也确实越来越多了。
电影网:《救火英雄》算是您独立执导时最大的一笔投资吗?
郭子健:是大,不过也没有大到想象不到的程度。如果说大的话还没有《西游》大,虽然身后有周先生的支持,但面对拍摄成本也是我一个人去面对。所以可以说有蛮不错的经验。但不同的是,之前我如果遇到问题,我可以去问周先生,他能帮我解开一些问题,这一次就没有人可以去问,可以帮我解脱这些事情,我只能一个人面对。这次可以说我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最大的事情。《西游》比较好的一点是它有四个月的时间去拍摄,但救火英雄我只有两个月的时间去完成。面对的就是,时间不够,同时钱也是不够,我自己也蛮大压力,不过好在我的团队是很好的,他们在配合方面可以做的很好,很感谢他们允许我硬性地改动很多东西,把先前配合不了的东西重新再改动过来,拍出来的效果也是很好,这个是最开心的。
电影网:成本高了,票房压力是不是更大了?
郭子健:我从来不想这个事情,因为我想不来。有时候我觉得票房会很好的,最后变得很差,有时候我觉得没什么效果吧,反响却很好。尽力去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天时地利人和,很多事情合起来,才可以知道他会有什么样的效果。而且很多电影有他的命运,不是放在哪一个档期就会成功,面对很多对手也不一定会输掉,所以我觉得我不要去想这些东西,就让我的发行啊,宣传的人员去操心吧,我只要尽力去把我的电影拍好,面对演员面对老板的时候我已经尽力了,其他都是见机行事了。
电影网:拍《打擂台》的时候好像穷了一段时间,现在有好一点吗?
郭子健:现在好一点,其实我一直生活上要求不太高,拍《打擂台》的时候确实是困难一点,因为很长时间挣不到钱。虽然现在也不是很好,但因为《西游》加上《救火英雄》之后很多问题真的解决了,但也不是完全的很好。反正只要有电影可以拍下去,我可以一直改善。另外最重要的是,我拍电影的预算是多了,这一方面我是在意比较多,比生活上要多,我发现原来电影不论是大的小的,只要你想把他做得好,你想把五块钱的东西拍得像十块钱,你要面对一样的痛苦,如果他给你十块钱,没错是比五块钱多,但你想把十块钱的东西拍得像二十块钱的话,这问题就大了。所以永远都不够,永远都痛苦,很辛苦的。所以我发现原来你对电影的追求,不是预算的大小而是对质量的要求。如果你要质量的话,多少钱多少时间都是不够。
电影网:有参与下一部《西游》的创作吗?
郭子健:之前参与过一段时间的剧本创作,但因为我自己还有之后的计划,我也不知道接下来会不会跟下去。唯一能说的是它是另外一个很好玩的东西,赵先生想把它怎么做下去我不知道。如果我时间允许的话,我完全希望能参与导演的这个工作。但是现在还不知道,我也不知道周先生心里的时间表是什么样。
电影网:之后的计划是什么?
郭子健:甄子丹的《九龙城寨》。还有之前可能会拍一个小点的戏,关于羽毛球的。是个运动励志片。那个是我希望可以拍的轻松好玩一点,也是个喜剧。
电影网:今年贺岁香港电影表现很突出,都看过哪部?
郭子健:没完全看过,因为我真的没有时间。不过我看过《扫毒》。我觉得蛮好玩的,因为我以前就很喜欢陈木胜的电影,比如《天若有情》和《冲锋队》。近来我就觉得没有以前的好,但这一次的《扫毒》就很像他以前的戏,好像他找到了可以用力的地方,要拍以前的兄弟情,看的时候蛮过瘾,蛮爽的。
电影网:现在的香港警匪片都很注重挖掘警察的内心焦虑,包括《救火英雄》也是。
郭子健:这个是从90年代就开始了这个风向。如果你有留意的话,其实杜琪峰2000年前后有很多这些戏,到《无间道》的时候是最多的。这也代表了香港人的一种心态,对自己职业的不安,还有对未来的不安,对自己身份的不安。所以开始有很多人做跟自己职业不同的取向。我们电影人也有这个感觉。我从来都觉得电影是反应一代人的集体感受,这也或多或少是电影人和香港人统一的一种想法。
图/杨楠 文/李超
>>查看全文
[1905电影网]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观看TA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