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新闻>原创深度策划

《如懿传》《延禧》全方位PK 追剧前先看看这篇

时间:2018.08.21 来源:1905电影网 作者:miro

【制作】

重细节与大场面


对于一部古装大剧而言,服化道的重要性不亚于剧本和演技。

 

《延禧攻略》一开播就给人耳目一新的观感,就是因为剧中人物的服化道与传统印象里的清宫戏大相径庭。


 

剧中的服装、发型和饰品接近乾隆年间的真实画风,且大多由由匠人甚至是非物质遗产传承人手工制作,工艺精致华美。纵观全剧服饰宛如翻开一本清朝的时尚百科。

 

比如,服装上的刺绣均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绣传承人,曾参与过故宫文物翻修的匠人亲手绣制,运用了手推绣、盤金绣、打籽绣、珠绣等多种技法。



仅乾隆帝的一件龙袍就花费了工人八个工人半年的工时制作。

 


各宫妃嫔使用的扇子则大量使用缂丝工艺。其中,高贵妃所持的扇子参照故宫博物院藏扇的纹样仿制而成。



缂丝工艺难度很大,没有底料只有经线,用通经断纬的手法把底料和图案同时织出来,“无中生有”技法堪称一绝。

 

头饰上最大的亮点是绒花和点翠,绒花是来自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剧中所有的绒花头饰,都是请来“南京最后的绒花匠人”赵树宪和他徒弟,参照故宫博物院馆藏实物一比一手工所制。


 


点翠用材精致,制作过程繁复,需要先用金或镏金的金属做成不同图案的底座,再把羽毛一点点染色、一根根粘贴于其上,才形成了精致的点翠头饰。

 


发型方面,《延禧攻略》大量采用盘发和“两把头”造型,贴近清朝中期的史实。



观众印象中的“大拉翅”造型其实从慈禧年间才开始流行。

 


此外,耳饰方面的一耳带三钳,妆容方面的点绛唇也都有据可靠。


 

有朱玉在前,《如懿传》中的服化虽然也下了功夫,但难免欠缺了一些新鲜感。近期曝光的预告中造型还受到了不少质疑和吐糟。

 


其实,剧中的服化道同样出自大家之手。服装设计沿用了电影《梅兰芳》、电视剧《甄嬛传》、《芈月传》的金牌设计师陈同勋。


 

造型指导更是香港殿堂级的美术指导张叔平。多次获得香港金像奖,更凭借《一代宗师》获得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提名。

 

 

《如懿传》毕竟是大制作,在建筑场景,登基、丧仪、庆典等皇家大场面的还原上远远超过《延禧攻略》。

 

剧中所有拍摄达百场以上的重要场景,如:养心殿、延禧宫、翊坤宫、木兰围场、杭州行宫等均采用实景搭建。

 


在拍摄之前,主要演员都历经三个月的礼仪学习,礼仪设计请来《甄嬛传》的“温太医”张晓龙,细心讲解各个礼仪动作。

 


开篇的重头戏——乾隆登基大典,场面宏大,群众演员多达976人,真正还原了“千人上朝”。

 



礼仪方面,除了蹲儿安、打千儿等清朝特色礼仪,还重现了繁复的“六肃三跪三拜礼”。

 


张晓龙在幕后特辑中的一句表述,让人印象深刻,“我从来没说我们还原了什么,因为没有人能还原历史,那我们在尊重历史的情况下,在有那张图的情况下我们尽量做到离它最近,这是一个创作者的严谨的态度。”


下一页:时机:《如懿传》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查看全文

药到病除
惊悚

药到病除

诡事终破噩梦袭来

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
动作

倚天屠龙记之

李连杰变身张无忌

太极张三丰
动作

太极张三丰

李连杰飘逸太极拳

无人区
犯罪

无人区

徐峥黄渤生死对决

免费
剧情

免费

当代青年创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