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华零片酬出演的电影,大结局了!
一部六年前上映的电影,最近在现实中大结局了。
[失孤]的原型人物郭刚堂,在公安机关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丢失24年的儿子。

这24年来,他在路上骑行了50多万公里,踏遍几十个省份,报废了10辆摩托车,从来没有放弃过。
就像电影中刘德华饰演的老雷所说,“只有在路上,我才觉得自己是个父亲”。
2015年电影上映时,郭刚堂包了场,坐在电影院门口哭。
如今,这位父亲得到了命运最圆满的回复:
丢失时才两岁的儿子,平安健康地长大成人,也受到了良好教育。

郭刚堂一家三口团圆,得益于公安机关反拐打拐工作的努力,也与[失孤]这部电影的社会影响力有关。
导演韩三源高度还原了郭刚堂的寻子经历,引起社会对打拐反拐的广泛关注。
不管是提醒“家长看护好自己的孩子”,还是影响“人贩子少犯一次案”,都很值得。
电影作为一种大众媒介,本身就具备“介入现实和改变现实”的能力。
现在电影短片季本月上线的展映单元环球影展精选中,不乏[失孤]这样的现实题材电影。
它们关注现实、审视现实、反映现实,而如果能用影像表达的方式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再好不过。
短片《重演》构思精巧,用现实反映了另一重现实。

一起谋杀案中,女性受害者生前被塞到行李箱运往野外。
在那里,她被钳制,被暴打,被强奸,最后被沉尸水塘。
警察带着犯罪嫌疑人去了现场,让他对着人偶还原犯罪经过。

犯罪嫌疑人对着执法记录仪的镜头,冷静地交代了每一步作案细节,仿佛与自己无关。
在场的警察中只有一名女性,时不时被其他人针对。
而在那个致命的水塘边,女警察听到了最毛骨悚然的话。

导演劳里纳斯·巴雷萨使用极其克制的电影语汇,平铺直叙地讲故事,女警察的处境却像鞋子里不经意钻进的小石子一样,硌得人直难受,又怎么都摆脱不掉。
该片入围了第7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短片竞赛单元,还拿下了棕榈泉国际短片电影节最佳剧情短片和瓜纳华托国际电影节最佳国际剧情短片两个奖项。
柏林国际电影节长期关注政治和社会现实题材电影,《重演》的入围已经证明了它对现实问题的还原力度。

导演的第一部短片《泳池边》也是现实题材,在2017年入围了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
同样是女性现实题材,女导演处理起来有不同的味道。
短片《玉米田》的故事发生在对女性来说动荡、危险的印度。
那里发生过全世界都不会忘记的“黑公交案”。
《玉米田》的主人公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年轻漂亮。

男性凝视时不时降临在她身上,比如废弃建筑里抽烟的陌生人,还有田埂上看起来不怀好意的牧羊人。
她的丈夫好吃懒做脾气大,从来不把她放在眼里。

全家的生计都压在她一个人身上,包括那片只差他们家没有收割的玉米田。
每当丈夫生气地质问她什么时候去收割,她都会回答“还没到时候”。
出人意料的是,玉米田竟然是她最后的自留地。

印度版“九儿”,走上了和[红高粱]中的九儿不同的道路。
短片对白不多,但都很精炼传神,直中要害。
特写镜头包含了多重隐喻,增添了影片的细腻度和悬念感。
该片荣获多伦多国际电影节最佳国际短片和利兹国际电影节路易斯·普林斯特别提及奖,两个电影节均以兼容并蓄和发掘新人导演著称。
同时入围了圣丹斯电影节、伦敦电影节和特柳赖德电影节多个支持独立电影和颁奖季热门电影的国际电影节。
《意外不可收拾》和《玉米田》一样以小见大,把镜头固定在最有人间烟火气的街头。

前三分钟全是画外音,夜晚街灯亮起,人们坐在小摊前吃饭闲扯。
然而平常的人间烟火气,并不是谁都有福气享有的。

固定镜头慢慢聚焦在三个没什么生活烦恼的中年男人身上,他们与街头各色各样的小人物摩擦、碰撞,发生了一系列极具戏剧性的小故事。
而残酷的现实远在固定镜头之外,通过侧面描写和辅助叙事,把折叠的现实世界展开,留给观众自行感受。

短片一举摘得第5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导演双周短片伊丽奖,“导演双周”单元是戛纳最纯粹、最具创新及探索精神的单元,格外青睐《意外不可收拾》这样灵巧而富有新意的短片。
与此同时,短片还入围了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釜山国际电影节和克莱蒙费朗国际短片电影节多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电影节。
其中的克莱蒙费朗国际短片电影节,有“短片戛纳”之称,含金量可见一斑。
有的短片关注长久以来一直存在,且形势越来越严峻的现实议题,比如《肤色》。

黑人与白人,仅仅因为肤色而成为两方对立的群体。
短片中的白人群体,以崇尚暴力、目中无人的爸爸杰夫为中心。

他对黑人无条件厌恶,甚至把黑人对儿子善意的微笑解读为挑逗。
为此,他叫来自己的白人朋友们,当着黑人儿子和妻子的面,对他拳打脚踢。
打到黑人动弹不得后,他把乳白色的牛奶倒在了黑人脸上。

黑人群体一方,遭遇莫名的侮辱,当然不能善罢甘休。
这是一个精彩的复仇故事。
夜色中有枪声、喘息、尖叫,结尾处有不可预期的颠覆。
短片叙事节奏张弛有度,结构工整,荣获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真人短片,是对短片质量的权威认定。
导演盖·纳蒂弗后来将这部短片改编成长片,在多伦多国际电影节进行世界首映,并斩获了费比西国际影评人奖。
短片《礼物》所讨论的现实议题,在2021年的当下仍然激烈。
5月份,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爆发的冲突升级,光是以色列军方公布的火箭弹数量,就有近1750枚。

《礼物》的视角更为具体,它向我们展示了生活在巴勒斯坦边境的一家人,是如何生活的。
巴勒斯坦物资短缺,这家人每次采购生活用品,都要穿过边境检查站的层层盘问,到另一座城市去。
这天是夫妻俩的结婚纪念日,可爱的女儿提前列好了清单,跟爸爸一起出发采购。
可当值的士兵刁蛮任性,毫不讲理,把爸爸扣了好一阵子才放行。

女儿焦急等待爸爸
父女俩这天的采购清单中,还有一个大件的冰箱,那是送给妈妈的礼物。

这趟回家之旅注定困难重重。
全片的情绪像绷紧到极致的弹簧,只差一点点,就全面崩盘。
导演像是走钢索的人摇摇晃晃前行试探,一直到影片最后的高潮。
该片获得了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英国真人短片奖、布鲁克林电影节观众选择奖,和“短片戛纳”克莱蒙费朗国际短片电影节观众选择奖,也提名了第93届奥斯卡最佳真人短片。
英国电影学院奖素有“英国奥斯卡”之称,面向世界各国评奖。
双重奥斯卡肯定,影片质量自不必多说。
而诸多观众选择奖,也表明短片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在观众心中引起了很深的共鸣。
除了上述的短片,环球影展精选单元的其他短片,也全部来自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戛纳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法国克莱蒙费朗短片电影节等全球知名电影节。
全世界优秀的获奖短片作品,都能在这里一网打尽。
还等什么,赶快下载现在电影APP,在电影中照见现实。
下载地址:
https://m.xianzai.chuanyingtech.com/
环球影展精选单元更多好片介绍,敬请期待。
点此了解本单元其他展映短片→那个跳脏舞的女孩,是我的反叛启蒙
环球影展精选展映片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