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电影号

哭了就被骂“娘炮”,男生也逃不过性别歧视?怎样才叫男子汉?

时间:2021.09.06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作者:Sir电影

最近一个词被反复提起。

阳刚。

强调“男孩要有男孩的样子”,如果不像,问题就很大。

但是同时。

我们又太少意识到,我们以为的“男孩的样子”,可能也会出现问题。

从一部纪录片,走入:

《面具之内》

The Mask You Live In

01

怎么才算一个男子汉?

从小到大,无数声音在你耳边回响,要求你——不许哭。

别娘娘腔。

酷一点,别让人小瞧。

要求男孩子“刚”一点,看上去没毛病。

在美国圣昆廷监狱,一次感化活动中,教员问那些无期徒刑少年犯同样的问题。

“你小时候如何看待男子气概?”

他们的回答,一个比一个触目惊心:

男人要能控制。

玩弄女性没关系。

男人用武力解决问题。

为什么他们可以如此理直气壮。

甚至把自己的行为,也当成“天底下男人都会犯错”?

这还得从美国社会多年间的“三个谎言”说起。

橄榄球教练乔伊·厄尔曼说, 美国男孩从小听到大的第一个谎言:

运动能力=男子气概。

一个不擅运动的男孩,轻易就被归入“失败”的行列。

查理是一名戏剧演员,他从小喜欢舞台剧,却直到上了高中,才真正开始参演。

原因是,男孩子演喜剧,总被认为是“禁忌”。

大家会说:

“男生就不该干那个”

第二个谎言。

男子气概=财富

影视作品里,现实生活中,到处充斥着所谓的 “成功案例”。

收获巨额财富的商人,得到民众爱戴的超英。

看起来爷们儿极了。

△ 电影《华尔街之狼》

心理学家玛德琳·利维恩博士,讲了这样一个案例:

她问一个8岁的小男孩,长大后想做什么。

男孩的回答,让她很惊讶:

“风险投资人”

灌输给他这种观念的,是父母、学校、媒体……

激励青少年去奋斗,原本是好事。

可一旦把男子气概建立在力量和财富上,那么问题来了:

总有人比你更强壮、更有钱。

陷入这种比较心理,意味着陷入一种索求无度的空虚,这个人将很难获得满足感。

他走进来时人生已经被规划好

他在人生中的选择面会很窄

并且一辈子不会真正感觉到完整

第三个谎言,是来自文化上的。

男子气概=性征服力。

这几乎是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律。

社会上判断一个男人是否有“男人味”,常会看他有过多少个女友,女友有多辣。

诸如,小李子的61个超模女友。

此处,女性作为加持男性魅力的“战利品”出现。

电影里,这样的例子随处可见。

荷尔蒙分泌过剩者,是“纯爷们儿”;克己守礼的那个,反而被称“弱鸡”。

而当前者搬出这套“世俗观”,后者也只能被堵得哑口无言。

- 说实话吧 你肯定把她给办了

- 我有老婆的

- 你还有弟弟呢

△ 电影《训练日》

一个倡导“阳刚文化”的社会。

你常能听到人们对男孩的期许,诸如,“像个男人一样”。

可吊诡的是。

一张张男子气概十足的面孔,只需凑近了敲打,便碎成粉末。

所谓“阳刚”,不过面具。

而面具戴久了,想摘下,就愈发困难。

02

在一所社区学校的课堂上。

老师布兰奇带学生们做了一个小游戏,发给每人一张纸。

把这张纸当做一张面具,正面,写上你每天摆出来的样子,背面,写上不想让人看到的东西。

几乎所有学生,在面具外写的都是正向词:

有趣、快乐、强悍、友好。

背面则都是负面词:

悲伤、恐惧、愤怒、痛苦。

在学校。

他们所接受的教育,不太会鼓励他们,向他人倾诉自己的痛苦。

因为一旦示弱了,就表示你不够男人。

在青春期某一阶段,男孩之间,会产生强烈的竞争意识,以及防备心理。

如果你像女孩一样什么都说出来

如果你跟别人掏心窝子

别人就可能随时利用这些打击你

他们也会把亲密感和“性”挂钩。

两个男生间很亲密,很容易被调侃是gay。

他们总要“辩解”:

我和他很亲

但不基

在家里。

面对孩子的倾诉,父母更倾向于教他们解决问题,教他们如何被社会接受。

却往往忘记问他们:

你怎么想?你什么感受?

渐渐地。

男孩们戴上面具,学会活在面具之内。

隐藏痛苦的同时,也失去了表达真实自我的冲动。

“像个男人一样。”

如同一句咒语。

让被禁锢在“男性模板”里的男孩,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男孩遇到困难。

“像个男人一样”。

不要掉眼泪,有什么委屈都咽回去。

男孩犯了错。

“像个男人一样”。

很多学校会以羞辱的方式,去惩罚他们。

把名字挂黑板上,或者把他轰出教室,去走廊罚站。

却很少去问他,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

△ 电影《爆裂鼓手》

男孩青春期躁动不安。

“像个男人一样”。

还以为就是要去做风险更大的事,并当成一种荣誉成就。

比如酗酒、混混、打架、嗑药。

不这样做,会被看不起;做一个清醒的人,处境反而很尴尬。

可反过来看。

某种程度上,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不被允许去宣泄痛苦,于是选择用酒精、药物和性,去抹平伤痛。

而这样做的后果,是让面具更厚、更重。

更看不清原本的自己。

心理研究者发现。

相比女性,男性更难表达同理心、表达脆弱的原因。

是他们天生都心理强大。

还是不得不把脆弱隐藏起来,害怕被人识破?

从调查的数据来看,并不乐观。

美国患有精神隐疾的成年或未成年男性中,只有不到50%的人寻求帮助。

男孩被“阳刚文化”捆绑,被要求隐藏自己脆弱的一面。

另外还不排除一点,他们会把“阳刚”曲解为,用暴力去证明自己。

与之相伴的是男性更高的自杀率、犯罪率、心理疾病率。

发现没。

当今社会,我们惯于痛斥性别偏见对女性的伤害。

却常忽略了一个事实:

男孩同样是性别暴力的受害者。

03

性别的成见往往潜移默化。

而且让人觉得,本该如此。

比如给小女孩买衣服,会挑粉粉嫩嫩的颜色。

小男孩想留个长发,他周围则一定会有人说,“男的留什么长发”。

好像男人和女人之间,应该有一条清晰的,不可逾越的界线。

但很遗憾。

科学研究表明,在同一个人身上,男性化和女性化是可以重叠的。

一如心理学家迈克尔·汤普森博士所说:

男孩和女孩本质上都是人类

他们的相同之处要多于不同之处

他用一项专业的心理测验结果,来验证自己这个结论:

给五万名女生做心理测验,会得到一个钟形曲线;给五万名男生做同样的测验,会得到一个男孩版钟形曲线。

神奇的是,将两组曲线叠在一起,重合度高达90%。

未重合的部分,则大多源于我们的性别成见。

教育家卡洛琳博士认为,将男性化和女性化严格划分。

这种趋势,其实是反应了文化的紧张局面,以及对性别观念的恐慌。

随之而来的则是把世界简化

男生/女生就要怎样怎样。

这种划分,不光是反多元的,它隐藏了另一大问题。

一名橄榄球教练和他12岁的学生谈心。

他问他,如果你的教练当着其它球员,说你打起球来像女孩,你会怎样?

男孩回答:

“会彻底崩溃”

教练接下来的话,振聋发聩:

如果说他打球像女孩

他就会崩溃

我们到底教了这个男孩怎么看待女孩的?

我们的第一反应,是把自己摘干净。

毕竟。

我没有不尊重任何人。

这样我们就不用去想自己的文化

不用去想我们在教儿子什么

不用去想媒体文化

在助长刻画男性标准中的角色

与其托辞,不如试着问问自己。

在铺天盖地的“阳刚文化”中,你扮演着什么角色?

是印随还是反思。

选择权在你。

相比阳刚,一个男人(也是所有人)身上最难得的品质,是勇敢、正直、理智、包容、富有责任感和同理心。

那说到底,我们需要阳刚之气吗?

需要。

阳刚不是看你会不会打架,被欺负了会不会哭。

不是看你梳什么发型,穿什么衣服,有没有化浓妆。

关于什么是阳刚。

《士兵突击》可能是这一代年轻人最熟悉的军旅剧。

而这编剧兰晓龙这样说:

我认为我们现在这个世界,尤其需要中国男性国民的是什么?是你心灵的健壮,你心灵的强悍。那心灵的强悍是阳刚那种东西吗?我觉得太搞笑了。那我们平常这种阳刚之气我从来不缺,小时候打架一个人打十几个人不常有?这是不是阳刚?很阳刚啊!问题是这叫阳刚之气吗?但我知道我们心里能够脆弱到什么地步。

心灵的健壮,不是杜绝脆弱,而是能尊重自己,也能尊重他人。

一个懂得何为“人的尊严”的民族,是真正强悍的民族。

从这一点上来说。

毫无疑问。

我们能比现在做得更好。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布拉德特皮

药到病除
惊悚

药到病除

诡事终破噩梦袭来

不止不休
剧情

不止不休

直面困境寻找真相

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
动作

倚天屠龙记之

李连杰变身张无忌

太极张三丰
动作

太极张三丰

李连杰飘逸太极拳

无人区
犯罪

无人区

徐峥黄渤生死对决

免费
剧情

免费

当代青年创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