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电影号

《天下长河》:由治理黄河牵扯出朝廷腐败,历史题材早该这么拍了

时间:2022.12.08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作者:二狗哥说电影

我国从古至今一直有一个说法“一部治黄史,半部中国历”。

其中所谓的“治黄史”说的可不是“黄赌毒”那个黄,而是治理黄河的历史。

黄河作为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被我们中国人亲切的称之为“母亲河”。

黄河每年携带十六亿吨泥沙,其中有十二吨是流向大海,剩下的泥沙则会在它周围形成适合种植的平原,孕育了粮食和生命。

但成也是它,败也是它,每当到了雨季,黄河水患严重的时候,周围种着粮食的平原则无一能幸免。

粮食大幅度减产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百姓没有饭吃,饿殍千里,易子而食。

这会极大的威胁王朝的统治,所以,历朝历代都会在黄河的治理上投入非常大的经历。

我们熟知的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治理的其实也是黄河。

想治水,先治人

而这部久违的历史正剧《天下长河》则同样以康熙年间治理黄河水患的故事为背景展开。

水流湍急、暴雨倾盆、黄河肆虐,成吨的海水拍在抗洪的人们身上,无数的人被冲走、冲散,生死不知,可活着的人却还要继续抓住绳索抗洪,可能下一批冲走的就是自己,面对天灾,人类如蝼蚁一般渺小。

而随着治理的继续进行,由黄志忠饰演的清朝安徽巡抚靳辅正式登场。

说实话,黄志忠在历史剧和正剧中出现的次数实在是太多了,以至于看的时候我都有点串戏。

前一秒还是明朝的海瑞,后一秒又变成了清朝的靳辅了。

不过,不管是海瑞还是靳辅,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清正廉明。

在《天下长河》的剧情中,靳辅最终通过炸了河堤让黄河改道,阻止了洪水倒灌。

但却有一人看不得他好,这个人就是河道总督王光裕。

王光裕既然挂着河道总督的头衔,按理说治理洪水这种事他应该是一把手。

可惜,王光裕这个人,他是人干的事他一件不做,不是人干的事他反倒都做全了。

治理水患的时候,眼看大水泛滥,他这个河道总督是第一个跑的,一骑绝尘。

朝廷拨下来的治理饷银,他先扒层皮。

河工治理水患的粮食,他也让减半。

总之,这就是非常典型的贪官污吏形象。

面对比自己能力强的靳辅,王光裕曾想将他拉下水,可是靳辅却一点也不给王光裕。

最后,王光裕本着得不到就毁掉的念头,把自己干的那些破事都开始往靳辅的脑袋上扣。

本想先斩后奏,砍了再给朝廷汇报,没成想老百姓们也不是傻子,谁是干实事的人,大家心里门清。

最后在群情激奋之下,王光裕也没办法立马就把靳辅给斩了,恰巧这个时候洪水又来了,靳辅也一下被冲走生死不知。

随后王光裕上报朝廷,这个时候,就看出朝廷的派系之争。

一个是以保和殿大学士索额图为首的党派。

这一派党羽众多,锋芒毕露,王光裕就是他举荐上任的。

而另一派则是以吏部监官明珠为首的党派。

表面上看明珠公正严明,实际上城府极深。

面对科举学子登门拜访时,明珠明码要价,想要中榜,千两银子起。

随后,皇帝下令让人秘密调查王光裕一案是否和朝上的人有所牵连。

而索额图为了和王光裕撇清关系让他别波及到自己,逼迫王光裕放火自杀。

不过王光裕死前却留了一手,把自己之前行贿的账本留给了自己的女儿。

其实,看到这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天下长河》和《天下粮仓》两部剧是非常的相似。

首先,都已一件事为背景,调查后发现这不是单一问题,后面还牵扯着一大批的人。

还有其中贪官自杀的桥段,让我想起了《天下粮仓》中火烧粮仓的细节。

不得不说,最近实在是太少看到这种非常硬核、非常有内容的历史题材剧了。

放眼看去,现在的历史剧主流的就那么几种,后宫心计的,江湖复仇的反正翻来覆去就这几样。

难道我国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最后只能看后宫和恋爱了?

说白了就是套了一个古代外皮的言情剧。

而像《天下长河》这种有深度、极其客观的历史剧却越来越少,真的是感到惋惜。

药到病除
惊悚

药到病除

诡事终破噩梦袭来

不止不休
剧情

不止不休

直面困境寻找真相

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
动作

倚天屠龙记之

李连杰变身张无忌

太极张三丰
动作

太极张三丰

李连杰飘逸太极拳

无人区
犯罪

无人区

徐峥黄渤生死对决

免费
剧情

免费

当代青年创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