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电影号

沙龙回顾|《风味人间4·谷物星球》豆瓣9.4分背后的制作秘辛

时间:2022.12.16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作者:影视产业观察

12月9日晚,腾讯视频和影视产业观察联合主办的“粒粒皆人间”在线主题沙龙顺利举行。由腾讯视频出品,稻来传媒、企鹅影视联合制作的全球视野美食纪录片《风味人间4·谷物星球》,自11月24日起每周四晚8点在腾讯视频上线以来,再次点燃了大众的观看热情,收获了豆瓣9.4的高分。本次沙龙上,《风味人间4·谷物星球》主创团队揭秘了台前幕后的故事,令与会者受益良多。今天,影视产业观察就带大家回顾这场主题沙龙上嘉宾的部分精彩发言。

朱乐贤 《风味人间4·谷物星球》监制、腾讯在线视频节目内容制作部黑曜石工作室负责人

《风味人间》第一季在腾讯视频就取得了非常大的影响力,对我们来说是压力也是动力。这些年来用户需求在不断增长,我们希望持续给大家带来新的内容,新的信息、新的知识点,或者说新的见解、新的技术。团队不变的自我要求之一就是要进行大量的前期工作,因为只有前期的工作做到扎实,才能有效地节省后期的周期。这一次我们同样没有踩坑走弯路,但是因为疫情的原因,制作周期不可避免地被拉长,原本计划两年完成的《风味人间4·谷物星球》,最后是用三年多时间完成的。

在商业层面,从《舌尖上的中国》至今,美食纪录片已经跑通了市场的闭环,有了良性的发展。从平台用户来看,历史类、科学类以及社会现实类纪录片的男性用户居多,大致是七三开的比例,但在美食纪录片基本是五五开的状态,并且吸引了全年龄段用户。我经常会听到身边人反馈,自己会带着孩子一起看《风味人间》。男女老少通吃,这是美食品类的优势所在,美食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可以跟食物有情感和记忆的联结。

美食纪录片能否受到观众欢迎,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要看创作者有没有一颗真诚的心,能否把片子扎扎实实地做下来。尤其当下美食纪录片领域是一片红海,各个平台都在做美食纪录片,如何跟别人做的不一样?我觉得最核心的,第一是要对内容进行深度挖掘,在前置工作中将问题的本质搞懂;第二对美食要有新的见解,在日常的食物中发现新的亮点;第三要能够实现技术上的突破,给观众带去新的视觉效果。《风味人间4·谷物星球》播出以来豆瓣评分不断增长,表明我们的用心,用户是看得见的。

目前《风味人间》第五季也已经进行了半年的筹备策划工作,开始进入实地调研的阶段。此外围绕“风味”IP,腾讯视频也进行了一些周边布局,会在今年春节推出《风味团圆饭》,《风味原产地》也在持续地制作和推进当中,希望大家持续关注。

陈磊 《风味人间4·谷物星球》总导演

谷物在各个地区的人类饮食当中都占据着主食的地位,我们在策划之初就在主题上进行了六个大类划分,希望尽可能囊括我们生活中接触到的主要类型的谷物,想表达食物的多样化,我们谷物星球的多样化。

像前两集的麦、稻是人类最普遍食用的谷物,后续的黍粟在中国黄河流域曾经占据着重要位置,豆类作为植物蛋白提供了营养上的补充,而在南美洲或大洋洲,植物的根茎充当着谷物的作用。最后一集我们想把谷物的概念拓展得更广阔,有一些植物在分类上不属于我们传统观念中的五谷,但也是人类采集和播种的种子,在人类历史上起到过很重要的粮食补充或者替代的作用。

在每一个项目开始之前,我们都会有非常长的培训和纸面调研的过程。在2019年《谷物星球》组建之初,我们就邀请了美食、历史、植物等方面的专家,帮助我们建立基本的知识体系。这就是所谓冰山下的部分,首先我们要对自己拍摄的东西在专业层面至少得是半个专家,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工作。我们要求每个分集导演都在这个过程当中,尽可能获得更多的对自己有用的基础性的信息,将知识点融会贯通后,才能够给观众呈现出简单易懂并新鲜有趣的故事。

而谷物属于植物,我们也加入了一些自然类纪录片的拍摄手法。这次有一个专门的团队进行植物的拍摄,他们花了三年时间,不断地播种谷物,来捕捉它们的植物形态、植物行为方面的一些奇观。与之对应的是技术创新,在片中可以看到微观摄影、延时摄影与CG的使用,比如小麦粒爆裂成面粉的过程,代表着人类历史上非常重要的节点;第二集最后红曲米随着时间倒流蜕变为洁白的米粒,我们想呈现的是一粒稻米在自然界的微生物和人类双手的创造中,变换出了不同的状态。这些高新技术的使用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故事情节需要,创作出更受用户喜爱的内容。

邓洁 《风味人间4·谷物星球》制片人

一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寻找选题时,我们都没有预料到世界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在全球疫情的背景下,国际化题材的落地是非常困难的,当我们确认没有办法去往当地拍摄,第一个想到的方式通过国际间的合作来完成。我们联系了国际上的业内同行,包括当地的纪录片从业者、服务过BBC的向导等,帮我们去到拍摄地了解实际情况。

当然每个团队的经验、拍摄风格、习惯都有差异,在短时间通过会议的方式很难完全达到统一的拍摄效果。我们尽可能去表达自己的愿景,同时也给予他们一定的自由度,因为每一个导演和摄影师在现场感兴趣的东西、感受到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也许会给我们这个系列也带入一些新的想法和和视角。

比如第二集我们需要拍摄美国明尼苏达州欧吉布威族人与菰米的故事,纽约的纪录片同行给我介绍了一位当地的纪录片导演Rachel,我在了解过她个人及作品之后基本上就认定是她。Rachel虽然不是美食纪录片出身,但是她拍摄过欧吉布威族人,对他们的生活十分了解,并且十分关注少数族裔和女性议题。我觉得Rachel的经历对我们而言更有价值,能够更好地去接近人物,我们最后也选择了她。从成片中可以看到,Rachel的表达非常细腻,有很多细小的镜头捕捉。

整体来看,虽然遇到了制片史上不曾有过的困难,但国际同行们都非常理解我们的苦衷,拿出了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尽量理解我们想要拍什么,想要找什么样的故事,这是一个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的过程,能够强烈感受到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命运羁绊。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在南美培养出了一支可以为我们所用的国际化拍摄团队,这是在困难之下取得的意外收获。

张文娟 《风味人间4·谷物星球》第二集导演

《风味人间4》是我第一次创作美食纪录片,与之前的作品相比,能明显感受到是“自己拉车”和“搭便车”的区别。我之前拍摄的偏医疗、社会纪实类的题材会有一些天然的故事,对于我们导演的要求可能就是要依托天然的故事,勤奋地去跟踪、去感受,有点像搭便车的感觉。而《风味人间》给我最大的感受是要自己去拉这辆车,你首先要获得组装车的材料,要有足够的知识积累和较强的组织能力。然后在拥有这些材料的基础之上,去再消化完成思考,在大命题中之下找到可以表达的切口和视角。

我们在前期从知识的储备到调研,包括大纲创作上,需要每一步都做得非常的扎实。可能你还没有到现场,甚至都没有去调研,只是根据手里的碎片化信息,就要去发动想象,故事的环境背景、主人公的出场方式等,脑海中已经有一个成型的片子了。

在谷物星球的整体概念和视角下,在构建第二集大纲时,我们首先要明确叙事的边界,本集要完成的不仅仅是稻米的美食呈现,还要承担整个稻族的故事。第一个层次需要讲清楚稻的故事,它作为东方谷物的标志性属性是什么?那么第一个故事就通过江苏的乌米饭和原生态的乌饭节来回答这一问题。那么稻米在世界范围内又有怎样的流变?我们就通过烹饪西班牙海鲜饭的一口大锅,去展现稻米的前世今生的故事。

在完成稻米的表达之后,第二个层次就是稻族的其他成员,这是观众比较陌生,但我们觉得很有趣的部分。比如北美的菰米和我们熟悉的茭白在最早期其实是一个品种,两个半球在同一个物种上产生了对话,在某种程度上也拓宽了我们对于谷物的理解和想象。

在沙龙最后的互动环节,《风味人间4·谷物星球》主创团队就行业同仁、纪录片爱好者们提出的拍摄对象的寻找、解说词与画面的搭配、拍摄过程中遭遇的突发情况等问题,与参会者进行了分享和讨论。我们为错过直播的朋友们上传了此次主题沙龙的视频回顾,点击下方视频即可观看。

目前,纪录片《风味人间4·谷物星球》正在腾讯视频热播,后续还将聚焦黍粟、豆类、薯芋和百谷。从美洲的玉米到中国黄河文明的粟和黍、非洲的高粱,一方谷物养一方人;品种多样的豆类及其演变出来的丰富多彩的美食,对应着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植物根茎不但孕育了南美洲本土的文明,也在大航海时代传播到世界各地,拯救了欧洲和亚洲饥荒,并在当今创造着新的奇迹……更多谷物与人类共生的故事,尽在《风味人间4·谷物星球》,每周四晚8点,敬请关注。

不止不休
剧情

不止不休

直面困境寻找真相

药到病除
惊悚

药到病除

诡事终破噩梦袭来

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
动作

倚天屠龙记之

李连杰变身张无忌

太极张三丰
动作

太极张三丰

李连杰飘逸太极拳

无人区
犯罪

无人区

徐峥黄渤生死对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