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作家、导演。9岁进私塾,后入国民小学。初小毕业后辍学。1924年考入天津渤海影片公司当演员,自编自导自演喜剧片《大皮包》。
1933年进上海联华影业公司,编辑《联华画报》,编导过一些影片。编创话剧《重庆二十四小时》、《金玉满堂》、《万家灯火》等。1938年与陈白尘、白杨等组织上海影人剧团,担任话剧、电影导演。
1941年后创作电影文学剧本,编创话剧《重庆二十四小时》、《金玉满堂》、《万家灯火》等。抗战胜利后,到北平任“中电”三厂编导、副厂长、并于1947年编导完成电影《追》。后加入上海昆仑影业公司。
解放后,主要从事导演工作。先后编导了《斩断魔爪》、《万紫千红总是春》等10多部影片。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影协上海分会主席。在50多年的电影、话剧艺术实践中,形成了真实、生动、细腻的艺术风格,在民族化方面取得可喜成果。
剧作家、导演。9岁进私塾,后入国民小学。初小毕业后辍学。1924年考入天津渤海影片公司当演员,自编自导自演喜剧片《大皮包》。
1933年进上海联华影业公司,编辑《联华画报》,编导过一些影片。编创话剧《重庆二十四小时》、《金玉满堂》、《万家灯火》等。1938年与陈白尘、白杨等组织上海影人剧团,担任话剧、电影导演。
1941年后创作电影文学剧本,编创话剧《重庆二十四小时》、《金玉满堂》、《万家灯火》等。抗战胜利后,到北平任“中电”三厂编导、副厂长、并于1947年编导完成电影《追》。后加入上海昆仑影业公司。
解放后,主要从事导演工作。先后编导了《斩断魔爪》、《万紫千红总是春》等10多部影片。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影协上海分会主席。在50多年的电影、话剧艺术实践中,形成了真实、生动、细腻的艺术风格,在民族化方面取得可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