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届戛纳电影节:颠覆的开始,冷门的结尾
正在崛起的东方力量
本届戛纳电影节主席吉尔·雅各布的预言一点都没有错。他在电影节开始前就说:“如今电影的艺术中心,正在向亚洲甚至是远东转移”。而从各个奖项的归属来看,也的确是这样。除了整体水平较之欧洲还有不小的差距外,亚洲和澳大利亚的电影正在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影片《蝙蝠》主创
韩国导演朴赞郁的话题之作《蝙蝠》在本届电影节上获得了评委会特别奖。这也是这个韩国最炙手可热的导演第二次在戛纳有所斩获。此前,他凭借着自己黑色、血腥的影片《老男孩》获得过戛纳的评委会最佳大奖。虽然有经济危机的压力,但是这位韩国导演对韩国电影业还是充满信心,他认为“在未来的几年里,韩国电影将会有一个腾飞”。除了朴赞郁外,菲律宾导演布里兰特·曼多萨的反应菲律宾社会问题的影片《基纳瑞》获得了最佳导演奖。布里兰特·曼多萨在菲律宾并不广为人知,他的电影因为题材的敏感也难以在院线中放映。而他也对这种现象习以为常。他说:“一般情况下,我会把我自己的电影带到学校里去放映,让学生和老师看。那里有理解我电影的人”。
带着处女作《赛门的黛莉拉》来到戛纳的澳大利亚导演沃里克·桑顿获得了金摄影机奖。这部反应澳大利亚原住民生活的电影一经上映就获得了极大的好评。有媒体称赞说:“毫无疑问,这是我看过的最棒的澳大利亚电影”。
下一页:欧洲依旧是中心
【电影网】www.1905.com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查看全文
标签:
戛纳电影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