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人物李安:我外表像俞秀莲 内心却是玉娇龙

当年的赵文瑄被人称为“风华绝代”
与《推手》的平和相比、《喜宴》便显得欢快,并且李安本人还在戏中酱油了一把。《喜宴》同样沿袭《推手》的脉络讲述家庭与社会关系。电影中的父亲为了抱孙子,只能接受了儿子是同志的事实,被迫去选择了做一个沉默的被欺骗者。李安所想表达的在片中人物的一举一动中淋漓尽致。而被美国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看中也是顺水推舟之事。

饭桌是中国人情感爆发的最佳位置
从《推手》到《喜宴》,再到《饮食男女》,可以看到早年的李安拍摄功力日趋成熟,感情的细腻之处也日趋丰富。与而后多变的题材相比,“父亲三部曲”更能让人看出李安内在想表现的本质,也会突然发现他人口中的“儒雅导演”是的确能够找到生活中的真实原型的。正因为他深谙传统文化,又能看透与西方之间的差异,故而他的电影才变得有趣味、有内涵。
下一页 《理智与情感》(1995):伦理三部曲的开端
策划、文/二花
>>查看全文
[1905电影网]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