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新闻

专访蔡明亮:我后半生的电影 就是为李康生而拍

时间:2013.11.23 来源:1905电影网 作者:暖晴
共11张

导演蔡明亮接受采访
 
   电影网讯 生于马来西亚的中国台湾导演蔡明亮执导的《郊游》继戛纳获奖后,又被选为第50届金马影展的开幕影片并入围最佳影片等奖项。他在接受电影网专访时表示,这是他最后一部为电影院拍摄的长片作品,而创作是永不停止的,需要另辟新径。蔡明亮导演还盛赞李康生在《郊游》中的表演,并表示合作20年来见证了他日益成熟,“我后半生的电影,就是要为李康生而拍”。

“《郊游》是我最后一部院线长片”
 
  电影网:之前带着《郊游》参加过欧洲电影节,之后又参加亚洲的电影节,感觉上会有什么不同么?
 
  蔡明亮:我不太去关注外界的环境,到哪儿都一样。无论是去哪里,都有一群人非常喜欢,就这么简单。全世界的观众其实没有什么不同。我觉得我的电影有它自己的生命力,电影本身的生命力很旺,是电影带着我到处走。我希望我的电影不是消费品,看过就完了。
 
  电影网:之前看过你的采访过,这可能是您最后一部作品?
 
  蔡明亮:这个我需要澄清一下,这应该是我最后一部为电影院拍摄的长片作品。他们(媒体)没有把我想凸显的东西放出来,只用了“最后”这两个字来吸引眼球。我觉得大家有一种很奇怪的心态,好像说艺人隐退就是一个劲爆的话题,但我们创作人总是忍不住会继续再做创作。
 
  电影网:那就是最后一部院线电影?
 
  蔡明亮:大家可能对电影有一种很狭隘的概念就是院线电影,要卖钱的电影,我不想再做这样的电影。当你还没有找到新的平台、新的通路的时候,你只好勉为其难地去适应这个环境,但后来我发现适应不能解决问题,但是我们不能削足适履,应该去找合适的鞋子。其实我们的电影不用去适应好莱坞的系统,但我这么多年都尝试过在这个系统里能做些什么,比如我亲自去卖票,或者联系艺术院线,但是我觉得都行不通,应该另辟新径。
 
  电影网:那您提的这个新径是什么呢?
 
  蔡明亮:到目前为止我觉得是美术馆、艺术馆。我也希望能找到不同的方式,让我的电影能和观众接触到。
 
  电影网:现在也有一些艺术院线,如果以后能发展成熟的话……
 
  蔡明亮:我不觉得艺术院线能够成熟起来,因为它们不太能很有力地扭转观众对电影的概念。但是美术馆可以。当我的电影在美术馆的时候,来的人就是来看一个艺术品。而且我觉得现在很多艺术院线放的艺术片,也都是有好莱坞倾向的那些电影。其实我觉得不应该分艺术片和商业片,但现在这个形势逼得你不得不去思考如何培养新的观众。培养新的观众没办法在电影院里面培养,也不是在网络上培养,摒弃铺天盖地的商业宣传,而是更单纯的把喜欢艺术的人们培养成电影观众。
 

蔡明亮希望自己的电影放在美术馆里为大家展示
 
  电影网:你希望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品的形式放在美术馆里展示,是因为这种展示方式能让观众更安静、更耐心地去观看吗?
 
  蔡明亮:去美术馆的观众有种宽容大量的心态,觉得什么都美什么都好,更愿意去欣赏美好的事物,也包括电影。欧洲有很多我的Fans,有的是消防员,有的是工人,他们都很喜欢我的作品,你去了解就会发现他们从小都进美术馆。我们现在没有这样的环境,但是不能安于现状。
 
  电影网:那您希望能通过自己的电影来改变观众吗?
 
  蔡明亮:我希望能改变这个世界,但是很难。
 
  电影网:之前金基德导演说过他拍自己的想拍的电影,不在乎观众怎么想,您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想法?
 
  蔡明亮:其实拍出来还是希望让人看,他这么说也许只是因为头脑很清楚电影是什么。之前在映后会上,还有观众问我说,你的电影为什么这么慢,让人觉得很无聊,我说如果你觉得这个电影无聊,那它就是无聊的。你喜欢不喜欢,我都没关系,不在乎。电影的快和慢,没有什么可讨论的,你说我的电影慢,怎么不说其他电影快呢?对我来说这都不值得讨论。讨论电影的慢镜头,是观众本身观影的障碍,跟我没有任何关系。你可以去看网络上那么多快的电影,没必要来看我慢的电影。但是我们改变不了这个环境,我们只能做一部电影出来,做一个有用的电影。

下一页  “我后半生的电影,就是为李康生而拍” 
 
文/暖晴 图/杨楠
>>查看全文
上一页12
 

前任4:英年早婚
爱情

前任4:英年早婚

韩庚相亲遇刘雅瑟

海关战线
剧情

海关战线

张学友搭档谢霆锋

湘西剿匪记(下)
战争

湘西剿匪记(下)

军民一心抗击匪患

免费
剧情

免费

当代青年创业故事

无人区
犯罪

无人区

徐峥黄渤生死对决

买车
剧情

买车

小夫妻买车闹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