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女导演作品故事欠佳 亟需脱离幻想摆正三观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被偷走的那五年》、《一生一世》都难逃诟病
1905电影网讯 “男人或许会为了信仰而放弃爱情,而女人的信仰就是爱情。”这是白百何前不久在一次活动中甩出的金句。话虽“知音”了些,却也体现了中国电影圈的一个现实——近两年来,女导演纷纷崭露头角,而她们执导的爱情片也往往能引起热烈讨论,甚至缔造票房奇迹。然而纵观此类电影作品,爱情故事大多不切实际,人物塑造也都是来自于一厢情愿的主观臆造,严重局限了影片的艺术价值。
2013年的国产电影票房前十名中,有两部都出自女导演之手,其中赵薇执导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以7.19亿的成绩位列亚军,薛晓路的《北京遇上西雅图》居第六名,累计票房为5.2亿。此外,黄真真的《被偷走的那五年》,以及今年上映的《闺蜜》也都轻松破亿。这似乎在预示着,票房排行榜再也不只是男人们的战场,女导演的吸金实力同样不容小觑。
然而撇开票房单看影片本身,这些出自女导演们的爱情片,似乎都有一个经不起推敲的爱情故事,令人难以入戏。今年中秋档上映的《一生一世》便又引起了一个吐槽热潮,女导演邹佡平庸的叙事技巧和不凡的天真幻想让这部号称“燃情大片”的电影几乎沦为喜剧——莫非青年女导演们都爱幻想,已经成了一条定律?不信我们就细细说来。
定律一:男人全是王八蛋
“痛斥渣男”应该是大多数女同胞在聚会聊天时最为青睐的一个主题,这个主题通常都能带来同仇敌忾的强烈共鸣,以及淋漓尽致的情绪宣泄,对于身心健康来说倒也不无裨益。赵薇的导演处女作《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就是这样一个渣男声讨大会,从凤凰男(赵又廷)到奶嘴男(黄明),从装逼富二代(郑恺)到low逼穷屌丝(包贝尔),品种齐全琳琅满目,每个渣男头上都贴着一张明晃晃的标签:此人很渣。
片中,女主们善良、直率、敢爱敢恨,她们本可以有一个幸福完整的人生,却都被各种渣男害得忧思不断,杨子珊先后被韩庚和赵又廷甩,一个是因为复杂的家庭矛盾,一个是为了极佳的就业机会,于是她看透了男人的懦弱和自私,最终还升华了精神境界,说什么爱一个人就要像爱祖国——简直是繁华过后成一梦啊!江疏影就更惨,男友搞大了别人的肚子要她筹钱做堕胎手术,都那么多年过去了还非要找她去看演唱会回顾什么青春,而她又偏偏在等他的时候出了车祸……总而言之一句话,男人全是王八蛋。
我们不能否认人性的弱点,然而这种男女主角对立化的人物设定还是太过偏激了,好的电影应该提供一个开放性的辩题,而不是旗帜鲜明地站好队、先入为主地给出答案。
定律二:女主易得圣母病
有这样一种说法:“得了圣母病,活该渣男医”。所谓圣母病,是指一种与生俱来的包容和宽厚,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只不过有时候过度善良隐忍也会变得莫名其妙。
《一生一世》里的高圆圆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她可以为了谢霆锋而放弃出国留学的机会,也可以为了照顾残废的秦昊而放弃与谢霆锋重修旧好的机会,这样类型的女主角其实非常多见,为了爱情可以放弃一切,为了报恩又可以放弃爱情,或许在她们的人生观中,放弃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习惯,成全别人要远远胜过成全自己。
这种情操表面上圣洁光辉,但恰恰会构成一个人物的自相矛盾,当初爱得至死不渝,有本事就死守终生啊!当然了,女主要是没有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痴心汉之间举棋不定的机会,那剧本也就不会那么荒诞可笑了。这是一种怎样的幻想呢?全世界好男人都得围着你转,然后你又在关键时刻牺牲真爱,都说有些主旋律电影假大空高大全,如此具有牺牲精神的女主角,其实也是爱情战场里的邱少云或董存瑞吧!
定律三:大家都来出车祸
所有类型片都有这样一个雷区——同样的桥段你用我用大家用。《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里江疏影最后出了车祸死了,《被偷走的那五年》里白百何出了车祸失忆了,《一生一世》里秦昊出了车祸残废了;站着能撞车,走着路能撞车,坐在摩托车上还是能撞车,一次又一次的车轮翻转,一次又一次的血染柏油路……光是车祸这个桥段,在近期青年女导演的作品中就反复出现,虽然这是目前国产爱情片的通病,但女导演们中招的几率确实相对大了一些。
拜托你们能想想别的梗吗?难道没有车祸的爱情就没资格荡气回肠了?难道人生的意外就只局限在这些大起大落的生离死别?还是说电影创作者们都是在经典韩剧的熏陶下走上艺术道路的?韩剧有三宝嘛,车祸、失忆、治不好嘛。可是现如今的韩剧也早就厌倦了这个套路,另辟蹊径去写外星人了,咱们就不能换一换吗?
定律四:王子、小三皆痴情
每一个不切实际的爱情故事里,都少不了那么几个不切实际的痴情种。除了爱情他们罔顾一切,仿佛所有不靠谱的抉择只要有一个为了爱情的理由就都可以变得冠冕堂皇。比如薛晓路的《北京遇上西雅图》,一个未婚先孕去美国待产的小三,也是可以有情有义的,也是可以一边花着大款钱买名牌包一边说老娘不稀罕的,还可以在大款锒铛入狱时遇上暖男大叔,上演浪漫邂逅。当然,如果这段邂逅让这个小三看破了自己这段注定没有结果的婚外情,也还算是三观正确,问题是当大款东山再起时,她又撇下暖男大叔回归了原来的生活,是为了证明小三也确实有真爱吗?
连小三都能如此痴情,就更何况男主角了,《一生一世》是谢霆锋从影多年以来的第一部爱情片,只可惜这个角色单薄浮夸,他那曾经在诸多港片中靠玩儿命换来的演技认可如今毁于一旦。不过片中的谢霆锋倒是可以满足一个少女的所有幻想,虽然家境贫寒但贵在后天白手起家,最不容易的是,无论是穷是富,都一门心思地只想着一个女人,一辈子只跟这个女人上过两次床,真该给他立一座贞节牌坊。想当初张艺谋拍完《山楂树之恋》,就有网友调侃说:现实生活中根本没有老三(片中的痴情男主角),只有小三。诚然,我们都应该向往最忠贞不渝的爱情,愿望可以很美好,但故事却不应该太“故事”,理想化的人物建模谁都看得出来,虚构只是手段,真实才是目的。
结语
女导演们往往情感细腻,具有男权主义社会中颇具代表性的独特视角,爱情电影对于她们来说往往更易上手。然而,当前的大部分国产爱情片都在剧本完成度上做得非常不够,即便市场大环境让中小成本的爱情片有了更多出头的机会,也不代表这些爱情片真的已经在内核上有了长足进步。以上所提到的几部青年女导演的作品,或许能在影片话题和明星阵容上取得票房胜利,但故事性都还很不成熟,爱情观的传达也都非常不接地气,或者是伪装出一个接地气的背景,讲的还是童话般的幻想故事。
本文并非要表达对女导演的某种成见,许多著名女导演的作品在世界电影版图中早已具有一席之地,索菲亚·科波拉、凯瑟琳·毕格罗等远的就不提了,中国也有许鞍华、张艾嘉、张婉婷这样的优秀女导演,她们能够跳出小情小爱的框架,沉下心来抒写时代缝隙中的寻常人生,所以我们才会看到《天水围的日与夜》和《桃姐》,看到《少女小渔》和《八两金》。如果说整个中国电影界都处于“新人要出头”的阶段,那么中国的青年女导演们要想真正出头,看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呢。
文/李超
[1905电影网]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