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第1日综述:电影节惊雷开幕 评委缺席星光淡
当地时间2月10日晚八时许,第六十一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在柏林拉开帷幕。和上届电影节“甲子庆生”的热闹场面相比,本届电影节无论是在明星阵容和参赛片数量上都显得有些“萎靡不振”。而且由于政治原因,评委会成员之一的伊朗导演贾法·帕纳西还缺席了在当天下午举办的评委会的新闻发布会。
在接下来的10天中,将有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16部电影参与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熊奖的角逐。其中有5部影片是导演的处女作,甚至还有3D动画片入选了主竞赛单元。最引人瞩目的,无非是著名导演贝拉·塔尔的新作《都灵之马》,他能否凭借本片收获金熊,十天之后即见分晓。
不以数量论英雄
今年,将有来自58个国家和地区的约400部电影参与电影节。较之往年,本届柏林电影节在竞赛影片和参展影片的数量上都“略有减少”。对于这种情况,电影节主席迪特尔·科斯里克解释说:“虽然电影节的规模和影片数量变得少了一点,但是在艺术探索上,我们却变得更为大胆。我们会努力发掘新人新作,并开始寻找电影艺术和3D的结合点。我想技术的进步才是电影发展的动力,而柏林电影节也早已过了那种‘大而全’的发展模式。我们不以数量论成败,不以数量论英雄。”
的确,本届柏林电影节绝对能展示出“电影艺术与3D技术”的结合。迄今为止,还没有什么电影节能如此突出3D的应用。在主竞赛单元里,有两部是3D电影。其中一部是法国著名动画片导演、国际动画电影协会前主席米歇尔·奥塞洛指导的动画片《夜的故事》。这部动画讲述了一个发生在电影院夜晚里的奇妙故事;另一部入选主竞赛单元,但是不参与金熊奖角逐的影片是德国电影大师维姆·文德斯的纪录片《皮娜》。这部纪录片讲述了现代舞大师皮娜·鲍什的最后的岁月。影片从2008年开始拍摄,直到皮娜·鲍什2009年逝世。文德斯确定要使用3D技术拍摄纪录片的诱因是他在2007年观看了用3D技术拍摄的U2的演唱会。震撼之下,他也决定要用3D技术拍摄一部讲述舞蹈家故事的电影。此外,在特别展映单元,上届电影节评委会主席,德国导演维纳·赫尔佐格也带来了自己的3D纪录片《被遗忘的洞穴》。相比较起其他导演来,赫尔佐格对纪录片的偏爱和痴狂是非常出名的,他曾经冒着生命危险拍摄了《灰熊人》、《世界尽头的奇遇》、《浩渺的蓝色远方》、《白钻石》等等著名纪录片。这次,赫尔佐格又将带领我们前往法国南部,一探洞穴深处的奥秘。
对于这样的大规模展示3D的使用,迪特尔·科斯里克说:“这三部3D电影告诉人们,3D不仅仅是商业电影的专利,也不仅仅是吸引人们进入电影院的噱头。在艺术电影和纪录片中,你完全可以放心大胆地使用3D。”
下一页:评委缺席
>>查看全文
【电影网】www.1905.com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