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岁档警匪片关注警察内心焦虑 视觉特效成陪衬

成龙的《警察故事》系列重塑了香港警察的形象
上世纪70年代,香港警察机构收受贿赂、贪污腐败的现象十分严重,导致警察在市民心中的地位严重滑坡,是成龙的《警察故事》系列电影重塑了香港警察的形象,银幕上嬉皮笑脸又有勇有谋的成龙,潜移默化地让观众重拾了安全感,这也是正处黄金年代的香港电影,作为文化载体对社会贡献的力量。此时的香港警匪片中,警察形象往往都比较“万能”,英雄主义色彩很重。
97回归之后,整个香港都面临着一种身份认同的缺失,不光是警察,各行各业皆是如此。于是,以警察的自我认同作为切入点,映射所有普通人的生存焦虑,就成了许多电影人的创作主题,警匪片的叙事也由非理性的冲动转变为智力游戏,血腥暴力的影像风格也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情绪化、甚至是诗意化。《无间道》系列算是一个制高点。越来越多的电影中,警察不再是超级英雄,警察也有他们的烦恼,也有他们的人性弱点,也会犯错,也会茫然无助,也会迷失在身份认同的寻找中。
这显然是所有现代人的通病,或许你怀揣着某种英雄主义式的梦想,渐渐的你会发现生活中其实处处是敌众我寡,处处需要斗智斗勇,还有诸多柴米油盐的琐碎烦恼,让你对自己的坚持产生怀疑、举棋不定。警匪片用特定的职业人群将这种现状戏剧化,看着电影里那些出生入死的警察们,经历了困惑和逃避,最终情义相挺、不忘初衷,必然会感同身受,继而生发出一种警匪片独有的情怀。
因此,拍好警匪片最重要的并不是枪战场面和视觉效果,而是挖掘人物内心世界,使得影片更具情怀,更值得深思。这,才是警匪片真正的魅力所在。
文/李超
>>查看全文
[1905电影网]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观看TA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