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新闻>原创深度策划

韩导演分析《鸣梁》爆红原因 解读韩国电影优劣

时间:2014.09.03 来源:1905电影网 作者:暖晴

    1905电影网讯
近日,2014韩国电影展在北京拉开帷幕,共有《流感》《我是杀人犯》《我妻子的一切》《恋爱的温度》等10部影片展映,让中国观众有机会在大银幕上一睹为快。1905电影网日前专访了开幕影片《标靶》的导演尹鸿承(又名:创导演)、《当男人恋爱时》导演韩东郁《摩天楼》导演金志勋《我的帕瓦罗蒂》导演尹宗灿,韩国导演们对于近来热门影片《鸣梁:旋风之海》票房爆红的原因有各自不同的分析,并就韩国电影和电影市场的优势劣势进行了深入解读。

观众调查:主要因为李舜臣和崔岷植

    最近说到韩国电影界最大的一件事,无疑就是由金韩民执导、崔岷植主演的古装战争大片《鸣梁:旋风之海》上映以来连创纪录,打败了《阿凡达》成为韩国影史票房冠军。截至9月3日,该片累计观影人数已突破1700万人。在总人口只有5000万人的韩国,相当于有1/3的人看过这部电影。

    日前韩国电影杂志MAXMOVIE在网络上进行了一项观众调查:为什么选择看《鸣梁》?共3183名观众参与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占比最高的是有30.9%的观众因为“李舜臣是主人公”而走进影院。该片改编自朝鲜名将李舜臣凭借12艘龟船在鸣梁海峡击败倭军330艘战船舰队的历史事件。李舜臣将军是韩国人耳熟能详的英雄人物,历史课本上的人物搬到大银幕上,将看似不可能的战事用影像表达出来,引发观众的好奇心。

    其次有29.5%的观众因为“信赖崔岷植和柳承龙等演员” 。作为韩国国宝级的演员,崔岷植的演技实力丝毫不容怀疑。崔岷植曾说:“演员就像巫师”,对于他来说,演李舜臣,就是暂时把自己身体借给李舜臣,全身心投入把自己当作是李舜臣,而他在片中的表现也受到观众极大认可。柳承龙饰演誓要手刃李舜臣的日本武将来岛通总,这个人物的强大更能体现出作为对手的李舜臣将军的伟大。曾出演的《双面君王》《7号房的礼物》等影片的柳承龙,也是值得观众信任的演员。另外赵镇雄、陈久、金明坤等演技派演员以及权率、朴宝剑等新人的加盟,也让该片星光熠熠。

     另外有14.1%的观众因为“周围人推荐说很有意思”,可见口碑的重要性。13.0%的观众因为“票房高所以很好奇”,特别是该片几乎每天都在破纪录,长期占据了媒体头条。4.7%的观众因为“是暑期档大制作”,该片纯制作费高达150亿韩元,加上宣发营销费用之后的总制作费为190亿韩元,比同档期的《群盗》《海贼》《海雾》还要高出一截。花这么多钱拍的电影,也让观众很好奇到底会呈现怎样的壮观场面。也有4.7%的观众因为“信赖《最终兵器:弓》的导演金韩民”,《弓》在2011年以超越750万票房人次,成为韩国年度最卖座的电影。最后还有3.0%的观众因为该片是“在电影院最容易看到的电影”,排片居高不下让观众们鲜有其他选择。


《当男人恋爱时》导演韩东郁认为电影有趣最重要

韩国导演谈《鸣梁》:质量过关 观众需要领导精神

    相对于观众们更多的关注故事内容、演员阵容,导演们作为业内人士,则分析得更为深入透彻。此次接受采访的四位导演普遍认为电影本身质量过关,观众需要李舜臣精神是最重要的原因,而宣发铺天盖地、银幕垄断等外部因素也不可小觑。

1.电影本身质量好

    《标靶》导演尹鸿承表示:“《鸣梁》获得票房成功的最根本原因还是电影的质量好,一部好的电影自然会吸引观众。故事内容能够和观众相通,爷爷、父亲和儿子三代人都能一同观看。”《鸣梁》虽然是历史题材的影片,但目的并非展现历史风云的波澜壮阔,而是把重点放在了李舜臣这个人物上,最大程度上展现李舜臣的内心活动和选择,并不仅仅从表面上刻画激烈的战争场面。无论是和儿子之前的父子情,还是和部下之间的同僚情,还是对国家至死不渝的忠诚,观众可以看到李舜臣在父亲、将军、臣子之间的角色转换,即使有时候看上去平淡无奇含蓄内敛,也让观众产生不自觉的认同感和亲切感。《当男人恋爱时》导演韩东郁坦言:“我不太会分析,只是觉得因为电影很有趣,这最重要。其实就是很单纯的想法,因为有趣,所以人们才会去看。虽然每个人觉得有趣的点可能不一样,从整体上来说,大多数人都会觉得有意思吧。”

2.李舜臣精神和领导力

    由于近来韩国处于多事之秋,李舜臣将军的领导力被人们当作救世良方,甚至一时间书店里关于“领导力”的书都变成畅销书。由于影片题材和李舜臣精神颇具教育意义,《鸣梁》也成为了政治人和职场人的必修课,连韩国总统朴槿惠、韩国新任国防部长韩民求等政府官员和友利金融集团会长、新韩银行行长等金融巨鳄都亲自走进影院观影,通过电影学习李舜臣精神。

    而对于普通观众来讲,电影是为让观众看到而制作,一部票房好的电影必然是让观众“正中下怀”。《标靶》导演尹鸿承认为,最近韩国观众对于李舜臣将军这样的领导者非常渴望,这部电影在教育和警示方面发挥了很大的力量。事实上,李舜臣是韩国人心目中最大的英雄,是非常了不起的人物。这部电影来得正是时候,让很多对现实社会中的领导人失望的人们更加推崇李舜臣精神。有影评人分析:“近来由于世越号沉船事故的处理不当,人们对于政府领导层表现出不满和失望。李舜臣不仅有领导力,更是善于倾听人民疾苦,并非独断专权的人物,正符合人们心目中的领导人的形象。”也正如尹宗灿导演所说:“在当下社会问题严重、普通百姓生活困难的环境中,普通人急切渴望英雄的诞生。而《鸣梁》这部电影就与这种期望得到了很好的呼应。能引起百姓共鸣的电影,也会在票房上得到比较好的成绩。”


《摩天楼》导演金志勋认为《鸣梁》的爆红是靠天时地利人和

3.爱国题材与观众支持

    《鸣梁》毫无疑问是一部爱国题材的主旋律电影。韩国人强烈的民族主义意识可谓举世公认,近年来反映社会历史的现实主义题材影片屡见不鲜,也都备受韩国人的推崇。把一部爱国题材电影拍得精彩好看,再打上“韩国人不得不看的电影”这样的标签,面对铺天盖地的爱国心宣传,韩国人如潮水般涌入电影院也就不足为奇。韩国电影的发展原本就和韩国观众对电影的支持分不开。 2013年,韩国电影市场迎来空前繁荣,总观众人数首次突破2亿名,达成了影史最高的年度票房记录。韩国人均观影次数达到4.12次,超过美国的3.88次,首次排名世界第一,而中国城市人口人均观影次数不到1次。试想,如果中国人均观影次数也能达到4次,那么每年总观影人次将接近30亿。即便按目前的平均票价35元人民币计算,年票房也将超过1000亿人民币,远远超过目前的美国(每年600多亿人民币)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之前也说到《鸣梁》1700万观众相当于韩国全国人口的1/3,如果放在中国有一部电影能有13亿人口的1/3来观看,单片的票房将突破150亿人民币。虽然这个数字只能说是幻想,但比较之下就能看出韩国观众的观影习惯,远远超过中国观众。

4.银幕数增长以及银幕垄断

    《我的帕瓦罗蒂》导演尹宗灿还认为,韩国目前的银幕数量有所增长,这对票房也会起到一定提升作用。十年前韩国银幕块数只有1200块,突破千万名观众的《实尾岛》在400块银幕上映,《太极旗飘扬》在452块银幕上映。而今年韩国银幕块数以增长到2500多块并趋于饱和,《鸣梁》上映时最多占据了1586块银幕,比十年前的全国银幕总数还多。《鸣梁》一片的银幕数就占全国银幕数的63.4%,这样大比例的银幕垄断,让很多观众到了影院却发现在合适的时间段很难找到其他片子,而只能选择《鸣梁》。2012年CJ发行的《双面君王》就曾以银幕垄断和长期放映而突破了1000万人。不过这次《鸣梁》并未受到银幕垄断的过多指责,究其原因还在于影片的上座率居高不下,说明观众确实追捧这部电影。

    《摩天楼》导演金志勋则将以上一切原因都归结为一句话,“天时地利人和”加起来,演员好,导演好,观众需要,时机恰当,才让这部电影这么卖座。


《我的帕瓦罗蒂》导演尹宗灿认为大电影公司推动了大片的拍摄,间接刺激电影行业繁荣

韩国电影的优势:故事好、新导演涌现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中国观众开始关注韩国电影。不同于韩剧里“车祸,癌症,治不好”的老三样,韩国电影类型片发展至今已经非常成熟,《杀人回忆》《老男孩》等悬疑片名声远播海外,《开心家族》《阳光姐妹淘》等喜剧片笑中含泪,《建筑学概论》《狼少年》等爱情片浪漫唯美,《汉江怪物》《深海之战》等科幻怪物片有褒有贬,《恐怖故事》、《女高怪谈》等恐怖片已成经典系列,《朋友》《与犯罪的战争:坏家伙们的全盛时代》等黑帮题材剧情片颇具本土特色,《辩护人》《素媛》等现实主义题材的剧情片犀利直指人心,还有《生死谍变》《共同警备区》等涉及韩国国家民族情绪的独有类型电影,近年更有《鸣梁》《夺宝联盟》等群星阵容的商业大制作屡创票房新高。韩国电影已经亚洲电影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

    谈到韩国电影的优势,《标靶》导演尹鸿承认为:“韩国电影最大的优势就是剧本。故事类型很丰富,而且韩国电影人也具备把故事讲好的能力。”这也与韩国的历史背景有关系,虽然韩国是单一民族国家并没有民族大融合的历史,但在20世纪长期被侵占、被分裂的历史,让韩国人接受了来自各国的文化输入,被动地形成了一种多元文化。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说和美国殊途同归,美国有欧洲、亚洲、非洲的各国人都汇集在一起,形成了多民族、多国籍的多元文化。韩国也是接受了多元文化,才能产出各种各样的内容。《当男人恋爱时》导演韩东郁也认为韩国电影人一直致力于“讲有趣的故事,讲大家都关心的故事,将更大众化的故事”,这才是吸引观众的关键。

    《我的帕瓦罗蒂》导演尹宗灿则认为:“近年来有很多年轻导演投入到电影界,拍摄出也产生了更多类型、题材丰富的电影。电影是当下社会的一种反映,目前的社会包含多种多样的事件,这些新导演会根据这些事件,拍摄出很多不同风格的电影。所以,观众能看到很多类型丰富的片子。这是韩国电影近几年繁荣发展的原因之一。”当然这也离不开韩国政府和电影振兴委员会对新导演的扶持措施。韩国电影也拥有相对较高的技术实力,如CG、特效、后期、录音等方面,而且韩国的技术相对欧美成本比较低,近年来韩国特效公司也受到很多中国片方的青睐。

    另外,尹导演还认为,韩国几家大的电影公司(如CJ E&M、乐天娱乐、Showbox),都有自己的下属影院,为了促进自己影院的发展,获得更多的商业利润,自然也会投入很多资金去推荐大量电影的不断拍摄,间接刺激了电影行业的繁荣。这样,一些大制作的电影会得到很好的票房。当然这一点本身也是一把双刃剑,因为一些非这几家大公司制作发行的其他小成本电影想在影院上映,就会有一些难度。此次《鸣梁》的发行公司CJ E&M就是韩国首屈一指的电影发行公司,不仅资金雄厚在宣发上非常舍得砸钱,旗下也拥有CGV院线,在排片上颇占优势。


《标靶》导演尹鸿承认为韩国电影最大的劣势就是市场小受局限
 
韩国电影的劣势:市场小、类型受局限

    《标靶》导演尹鸿承感慨韩国电影需要翻越的“山”太多了,其中最大的一座山就是市场的限制。其实这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市场小,观众基数少,一部影片能超过千万观众都非常罕见。仍以《鸣梁》为例,1700万观众的票房总额约为1311亿韩元,换成人民币则是7亿人民币。相比国内10亿人民币以上的国产片《人再囧途之泰囧》《西游·降魔篇》《大闹天宫》等,再比在中国豪取19.71亿人民币票房的好莱坞大片《变形金刚4:绝迹重生》,这样遥不可及的数字,足以让所有韩国电影人眼红心酸。总人口基数的巨大差距,令韩国电影的票房数据和中国电影完全不在一个重量级。《我的帕瓦罗蒂》导演尹宗灿表示:“中国的市场非常庞大,但相对起来,能供应这个市场的影片数量有限,而韩国的市场规模比较小,即使影片数量不多,也已经满足现有市场的观影需求。”所以,对于已经趋于饱和的韩国电影市场,越来越多的韩国电影人们开始进军海外市场。

    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的限制,造就了商业类型片为主流的大环境,在商业利润面前,很多个性化的表达不被市场认可,很多非主流的类型片没有办法获得投资并得到更好的发展。尹鸿承导演认为,一些奇幻类型的电影或是幅度范围更广的故事内容,都是应该做的却无法做的。而且,韩国类型片早已经出现了“自我重复”的危险,一旦有一部电影成功,就会引发模仿,而过度的模仿会降低原创性,并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尹鸿承导演还感叹说:“中国的市场真的是太大了,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能让电影人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过其实,这也只是韩国导演的美好想象罢了,毕竟在中国,即便市场相对更大,也是商业片为主流,要说非主流类型片和独立电影的苦,也有大把的电影人会一起吐苦水。
策划、文/暖晴
 

裂战
动作

裂战

硬汉保镖血战毒枭

熊猫计划
喜剧

熊猫计划

成龙史策疯狂逃生

大决战之辽沈战役
战争

大决战之辽沈

改变历史史诗战略

无人区
犯罪

无人区

徐峥黄渤生死对决

沉默的荣誉
爱情

沉默的荣誉

戏剧再现民警生活

免费
剧情

免费

当代青年创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