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洋气的宝莱坞:《新年行动》颠覆的传统

在过去的102年时光里,印度电影一直进行着革新和变化。由于近年很少被引进中国内地,不少中国观众可能认为这些影片无非是一些充斥着歌舞场景的爱情片。实际上,神话片、爱情片、歌舞片、历史片、写实片在印度都得到过蓬勃发展。而进入新世纪之后,印度电影吸纳好莱坞成功经验,开始变得越来越国际化,越来越“洋气”。


早期印度电影:


《大篷车》温暖中国一代人 《流浪者》插曲广为传唱 


    印度电影与中国观众早有渊源。1955,拉兹·卡普尔执导的《流浪者》由长春电影制片厂译制后在中国首映,成为第一部引进中国的影片。该片于1978年在中国复映,席卷全国,插曲《拉兹之歌》、《丽达之歌》广为传唱。改革开放开始,《大篷车》、《奴里》、《朱砂情》等一大批印度歌舞爱情电影进入中国,其中尤属《大篷车》影响深远,阿鲁娜·伊拉尼的舞蹈和拉塔的歌唱温暖了一代人的心灵。进入新世纪之后,好莱坞电影大规模来袭,印度电影连同其他国家的电影逐渐被挤到了边缘位置,这才导致中国观众对它的印象没能及时更新。这一切,将随着2014年中印电影合作协议的签署而得到改善。



    印度电影在诞生之初以神话和古代题材为主,像《哈里什昌德拉国王》、《萨兰德里》、《亚洲之光》等都是这样的电影。1931年,印度第一部有声片《阿拉姆·阿拉》出现,片中穿插了10首歌曲和多个舞蹈场面,大获成功,进而掀起了歌舞片制作热潮。由于印度人自古以来便对歌舞表演情有独钟(古典梵语戏剧以及各种民间戏剧都承载了大量歌舞表演),而唱歌跳舞也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歌舞段落自此成为印度电影不可或缺的元素,影响广泛的影片有《流浪者》、《大篷车》、《冷暖人间》、《宝莱坞生死恋》等等。


    尽管如此,印度电影史上仍然涌现出了很多不同种类的电影。30年代,印度电影人学习西方艺术手法,拍出不少探索社会问题的影片。二战胜利后,森达拉姆《柯棣华大夫》、K·A·阿巴斯《大地之子》等片代表了印度民族电影的崛起。五、六十年代,萨蒂亚基特·雷伊、比麦尔·洛伊等人开启印度“新电影”运动,专注于与人民密切相关的题材,接连在国际上获奖。这一传统被“新现实主义”和“社会派”作家所继承,延续到八、九十年代。之后,《阿育王》、《恐怖分子》等具有较高娱乐价值的历史片、动作片在印度掀起巨大波澜。


    我们往往将印度电影统称为宝莱坞电影,不过这不是一种准确的叫法。“宝莱坞”(Bollywood)一词由“好莱坞”(Hollywood)和孟买英文旧名“Bombay”的第一个字母结合而来,一开始指的是位于孟买的电影制作基地,而“宝莱坞电影”则专指此地出产的印地语电影。印度电影工业由印地语电影、泰米尔语电影、孟加拉语电影等制作基地共同组成,历经20-30年代的崛起、二战期间的短暂危机、战后的欣欣向荣、80年代的萧条、90年代的再度勃发,对中东、非洲和东南亚乃至整个世界的文化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上一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