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新闻>原创深度策划

看电影还是做考卷?解析"烧脑片"的正确打开方式

时间:2020.09.13 来源:1905电影网 作者:中国电影报道


1905电影网专稿 “再这样下去我都要‘烧脑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了。”诚然,在电影《信条》上映期间,“烧脑”成为了宣传的关键核心。


不少公众号在上映前后,陆续发布了以类似“万字长文解读《信条》”、“看完这篇稿子,你就看懂《信条》了”为标题的文章,近乎把这部作品抬高到了一个“验证智商”的工具。


可是,真的有必要吗?



这个答案似乎从影片的票房来看,已经有所反馈。影片上映9天,票房维持在3亿出头,预计最终票房很难同导演10年前同类型影片《盗梦空间》的4.95亿相抗衡。


《信条》上映9天,票房3.22亿


那么,《信条》的“烧脑”错了吗?


我们简单地搜索了相关的电影资讯,“烧脑”这个词频繁在悬疑电影片的宣传通稿中出现。《唐人街探案》《保持沉默》《记忆大师》《看不见的客人》《海市蜃楼》《误杀》等影片,都曾经打出“烧脑”的标签。


比对上述影片的票房成绩,有创造历史,也有表现平平。那么,到底“烧脑”的正确方式该如何打开呢?


看电影,还是做考题?


“门槛太高了。”一位参与了某部悬疑片宣传工作的宣传人员小丫,向我们谈到了她对“烧脑”的理解。


让我们暂且先把目光放在《信条》在中国市场的宣传动作上。在众多的宣传内容中,“诺兰”和“烧脑”成为了两个重要的关键词。



诚然,手握《盗梦空间》《星际穿越》《敦刻尔克》等商业大作的诺兰,早已被观众寄予厚望。


我们也发现,在业内人士的首次看片结束后,他们在社交平台上发出最多的声音就是:“没看懂”。



这个“没看懂”并不针对电影质量的好坏,而是单纯对于剧情逻辑而言,似乎存在很多疑问。


很快,片方很快做出了一个新的尝试,为这群人开设一个“二刷场”,邀请的媒体和自媒体需要是参与过首轮看片的观众。


于是,在电影上映后,市面上就出现了一系列我们开头提及过的“如何看懂《信条》”的科普文章。


看电影前需要科普?这件事对于不少普通观众而言,似乎正在无形中形成了壁垒。



“对于影迷而言,看电影的科普成为了一种乐趣,以及他们看电影本身的彩蛋。但是对于普通观众而言,看电影单纯是为了享受电影带来的直观情绪。如今从一开始就告诉了观众,这个电影不好懂,在某种程度上,正在劝退观众。”小丫如是说到。


我们常说,只有电影真正意义做到了下沉,才有可能让票房达到更多的可能。


观察猫眼数据的想看用户画像,《信条》的受众画像明显更集中于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想看用户占比勉强超过40%(上映前期不足30%)。而同期档期中的其他影片,三四线城市的用户比例近乎过半。



“三四线城市观众看电影,大多是茶余饭后的休闲,或者是约会时候图一乐。但一部电影直接告诉他们,‘很费脑,你可能会看不懂’,那很有可能会动摇他们的观看欲望。”从事电影发行工作的邓某,针对他的观察提出了看法。


当然,在过去上映的电影《误杀》《看不见的客人》等主打悬疑题材的电影,他们却能获得更多的市场认可,尤其是《误杀》总票房超过13亿,其中复映期间,票房依旧领先其他影片。



那么是《误杀》不“烧脑”吗?


我们发现,在电影上映之后,同样有不少自媒体在口碑引导方面,以“烧脑”为线,梳理了电影本身的逻辑线,同时还解读出了很多观众在观看过程中并未发现的细节。



小丫告诉我们,“其实《误杀》很成功,首先是要让观众看懂,再让观众意识到自己没看懂。对于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简单的破案过程。但是最终在KOL的解读下,大家会发现原来这个故事并不简单,依旧存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可能并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简单。”



一位影迷凯凯同样向我们表示了他的看法,“观众看《误杀》就如同做一张数学试卷,可能到最后一道难题的时候,有兴趣的会不断找时间去解答,有的可能追求前面题目不错就行了。而《信条》更像一张奥数卷子,很多人从一开始就放弃了,只有对此有兴趣的人,才会津津乐道地享受这个过程。”


可是,看电影并不是做考卷。


烧脑之外,还有什么呢?


“《信条》其实有很多宣传点可以挖。”小丫看完电影之后,告诉我们,“这部电影如果主打间谍题材,或许票房有可能会比现在好一些。”


我们咨询了不少从事宣传工作的人士,他们多数都谈到,主动把“烧脑”作为宣传重点,似乎并没有那么高级。


诚然,大家都能理解,所谓“烧脑”是希望刺激观众的观影热情,甚至完成二刷的行为。但是如同我们前文提及的,这种自抬门槛的方式,直接劝退了观众。



“烧脑”、“细节科普”也同样出现在《误杀》的宣传节奏中。但我们自己发现,提出这些问题的时间节点,多是被放在了上映后,甚至是上映一周后的时间。他们前期主打的多是这个故事,故事里真挚的母女情以及演员们出彩的演技。


在这些更能引导情绪的宣传点之后,才开始有更多关于“看懂这部电影”的声音出现。



“这样的模式下,影片前期就被成功地拉高了口碑,然后促使还没观看的观众选择这部影片,同时,再以烧脑的概念去刺激那些部分已经看过的观众,产生二刷的欲望。”


凯凯指出,《误杀》刚上映的时候,整体票房并不算太亮眼,后面还有《叶问4》《宠爱》压制,但它最终仍在“长跑”中,跑赢了票房。


可见,“烧脑”并不是一部悬疑电影出错的问题。


烧脑无罪,只是时间问题


“如果悬疑片把“烧脑”的宣传点放在上映后,可能会更好。”在宣传过程中,到底什么样的点能吸引到观众呢?很多人都会说,更大众的东西。


小丫向我们举了一个例子,“可能不成熟,但在票房上是成功的案例——《地球最后的夜晚》,它前期一直主打‘一吻跨年’的概念,以这个文不对题但又非常通俗的宣传模式,确实获得了不俗的票房。但如果,他一开始就说自己的文艺片,用《路边野餐》的方式宣传,它可能有这样的票房吗?”



很显然,我们都知道会有难度。“一吻跨年”对于大众而言,是通俗易懂的概念,而长镜头手法是背对观众,投入影迷喜好的思路。


但这种宣传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再强调导演电影的技法,而是选择了后置——用更通俗的概念获取了大众观众的观看,再用最关键的卖点去吃透核心用户。



和《信条》有类似情况的影片,便是李安导演过去的两部作品。


120帧的概念,是影迷以及业内人士的追求。但是对于观众而言,故事永远是最重要的。



当时《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全国只有2块银幕支持放映120帧,3年后的《双子杀手》虽然有了更多大银幕的支持,但这个数量仍只是中国银幕数的“冰山一角”。


一味的宣传“120帧”,是不是意味着不看这个帧率版本的电影,就没法理解这部电影呢?



同理,“烧脑”并不是电影不该宣传的地方,吸引观众的永远是电影故事本身,一味的强调这个概念,实际上也是正在给观众筑起不必要的预期——如果看懂了,那么这部电影言过其实;如果没看懂,那好像也没什么问题。


“烧脑”从来不应该是告知给观众,而是观众如同拆礼物一般,主动发现其中的趣味,才能刺激后续的二刷,或者是口碑传播。


文/青果

八角笼中
剧情

八角笼中

困局之下放手一搏

大决战之辽沈战役
战争

大决战之辽沈

辽沈战役经典还原

大决战之淮海战役
历史

大决战之淮海

抗战经典淮海战役

甘南情歌
爱情

甘南情歌

草原纯爱人性光辉

免费
剧情

免费

当代青年创业故事

猪八戒吃西瓜
动画

猪八戒吃西瓜

中国首部剪纸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