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纳第五日综述——达内兄弟新作夺观众眼球
时间:2011.05.16
来源:1905电影网

电影《艺术家》


《艺术家》向黑白默片致敬
在这个讲求视听语言大爆炸的年代里,拍摄一部风格极简的影片是需要勇气的。达内兄弟,以及即将登场的拉斯·冯·提尔、泰伦斯·马力克之类的导演都在改变着自己的视听语言,以其让它更为丰富。可是这个世界里偏偏就有人喜欢“倒行逆施”,比如以惊喜电影身份坐上戛纳末班车的影片《艺术家》的导演迈克尔·哈扎纳维希乌斯。他带来戛纳的新片竟然是一部黑白的默片,在这个五色和五音的世界里,这部电影显得独树一帜。迈克尔·哈扎纳维希乌斯是一位名声并不算太大的法国导演,最著名的作品就是两部“OSS117”。这是两部带有讽刺、嘲笑、解构意味的间谍喜剧片。而这部《艺术家》只是他独立执导的第4部长片而已。
《艺术家》的故事背景和著名的《雨中曲》一样,发生在好莱坞,在电影这个伟大的哑巴要开口说话的前夜。但是故事本身却又和《一个明星的诞生》差不多。男主角乔治·瓦伦廷是一个小有名气的默片时代的电影演员,会跳舞的他在歌舞片里占尽了风头。女主角佩佩·米勒是一个小小的初出茅庐的女配角,正在好莱坞的水深火热之中打拼,追逐着自己的明星梦。这是在,电影要开口说话的前夜,他们谁也不知道好莱坞和整个世界的默片时代行将就木。和很多电影的故事一样,他们在开始一件钟情,然后迅速来到了爱情甜蜜期。可是随着有声电影时代的来临,乔治·瓦伦廷渐渐地在银幕上失去了往日的光环,而佩佩·米勒则以自己良好的外貌和嗓音以及对有声电影的热爱在银幕上为自己赢得了一席之地。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瓦伦廷和米勒的明星地位发生了倒置,在经历了一连串的有关爱情、自尊、地位、金钱的考验之后,两人又重新站到了一起。
应该说,迈克尔·哈扎纳维希乌斯的这部电影的故事平淡无奇,甚至还有些烂俗。欣赏的主要对象就是他说故事的方法。迈克尔很奇特地选择了用黑白默片的方式来拍摄这部电影。很显然,影片里出声的只有音乐,演员的台词被压缩到了最少,也以字幕的形式被打在了银幕上。对于迈克尔·哈扎纳维希乌斯来说,拍摄默片是自己的一个心愿。早在8年前,他就准备拍摄默片了。对于导演来说,拍摄一部默片更像是在享受电影。迈克尔·哈扎纳维希乌斯说:“默片是一种充满情感的表达方式,又是非常感性的。事实上,你不需要通过太多的文字来传递你的想法,它把我们带回到了用图片讲述故事的基础和源头之中。而这种讲述故事的方法完完全全是建立在情感、认同和理解的基础上的。这是一种令人抓狂的工作方式。”整部电影很有这一种让人着迷的感觉,不同于真正的默片的粗糙,因为早年的胶片或多或少会有躁点、划痕之类的“伤痕”,这部默片在影响上做的很细腻和精致;而且为了原汁原味地展示默片特色,导演还特意把影片拍摄成了1.33:1的比例,而不是现在流行的2.33:1.可是有一点,导演没有做到“拍旧如旧”,那就是在默片时代,大多数电影的拍摄速度和放映速度并不一致,这就造成了老式默片有一种“快放”的感觉,不过这部电影却是以普通的、正常的速度示人的。无论如何,在这个时代里能出现一部“默片”还是足够令人兴奋的,不仅因为影迷能在新时代里看到一部新拍的默片,更是因为这部电影让我们回忆起了电影的历史,以及那种“原版”的叙事方式。
对于这部电影的评论,很多媒体既提出了赞扬、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导演的“标新立异”表达了否定。《好莱坞报道者》这么说:“对一个当代的电影导演而言,在自己职业生涯的困难时期,拍摄一部默片改善自己的处境是一笔聪明的赌博。所以,这就是迈克尔·哈扎纳维希乌斯的影片留给我们的最深刻的印象。影片拍摄得足够好玩,也很有娱乐性,当然也很精彩。这是为数不多的在洛杉矶制作的法国电影,向我们展示了电影的黄金时代的故事。”英媒《完全电影》这么评价影片:“影片有着特殊的魅力,让人着迷。这种独特的美学色彩也让它成为了戛纳电影节的一个意外之喜。”目前,韦恩斯坦公司已经买下了影片的发行权,韦恩斯坦公司预计将在今年的晚些时候发行本片,以确保其能参加到明年的奥斯卡的角逐之中。
《艺术家》的故事背景和著名的《雨中曲》一样,发生在好莱坞,在电影这个伟大的哑巴要开口说话的前夜。但是故事本身却又和《一个明星的诞生》差不多。男主角乔治·瓦伦廷是一个小有名气的默片时代的电影演员,会跳舞的他在歌舞片里占尽了风头。女主角佩佩·米勒是一个小小的初出茅庐的女配角,正在好莱坞的水深火热之中打拼,追逐着自己的明星梦。这是在,电影要开口说话的前夜,他们谁也不知道好莱坞和整个世界的默片时代行将就木。和很多电影的故事一样,他们在开始一件钟情,然后迅速来到了爱情甜蜜期。可是随着有声电影时代的来临,乔治·瓦伦廷渐渐地在银幕上失去了往日的光环,而佩佩·米勒则以自己良好的外貌和嗓音以及对有声电影的热爱在银幕上为自己赢得了一席之地。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瓦伦廷和米勒的明星地位发生了倒置,在经历了一连串的有关爱情、自尊、地位、金钱的考验之后,两人又重新站到了一起。
应该说,迈克尔·哈扎纳维希乌斯的这部电影的故事平淡无奇,甚至还有些烂俗。欣赏的主要对象就是他说故事的方法。迈克尔很奇特地选择了用黑白默片的方式来拍摄这部电影。很显然,影片里出声的只有音乐,演员的台词被压缩到了最少,也以字幕的形式被打在了银幕上。对于迈克尔·哈扎纳维希乌斯来说,拍摄默片是自己的一个心愿。早在8年前,他就准备拍摄默片了。对于导演来说,拍摄一部默片更像是在享受电影。迈克尔·哈扎纳维希乌斯说:“默片是一种充满情感的表达方式,又是非常感性的。事实上,你不需要通过太多的文字来传递你的想法,它把我们带回到了用图片讲述故事的基础和源头之中。而这种讲述故事的方法完完全全是建立在情感、认同和理解的基础上的。这是一种令人抓狂的工作方式。”整部电影很有这一种让人着迷的感觉,不同于真正的默片的粗糙,因为早年的胶片或多或少会有躁点、划痕之类的“伤痕”,这部默片在影响上做的很细腻和精致;而且为了原汁原味地展示默片特色,导演还特意把影片拍摄成了1.33:1的比例,而不是现在流行的2.33:1.可是有一点,导演没有做到“拍旧如旧”,那就是在默片时代,大多数电影的拍摄速度和放映速度并不一致,这就造成了老式默片有一种“快放”的感觉,不过这部电影却是以普通的、正常的速度示人的。无论如何,在这个时代里能出现一部“默片”还是足够令人兴奋的,不仅因为影迷能在新时代里看到一部新拍的默片,更是因为这部电影让我们回忆起了电影的历史,以及那种“原版”的叙事方式。
对于这部电影的评论,很多媒体既提出了赞扬、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导演的“标新立异”表达了否定。《好莱坞报道者》这么说:“对一个当代的电影导演而言,在自己职业生涯的困难时期,拍摄一部默片改善自己的处境是一笔聪明的赌博。所以,这就是迈克尔·哈扎纳维希乌斯的影片留给我们的最深刻的印象。影片拍摄得足够好玩,也很有娱乐性,当然也很精彩。这是为数不多的在洛杉矶制作的法国电影,向我们展示了电影的黄金时代的故事。”英媒《完全电影》这么评价影片:“影片有着特殊的魅力,让人着迷。这种独特的美学色彩也让它成为了戛纳电影节的一个意外之喜。”目前,韦恩斯坦公司已经买下了影片的发行权,韦恩斯坦公司预计将在今年的晚些时候发行本片,以确保其能参加到明年的奥斯卡的角逐之中。
>>查看全文
【电影网】www.1905.com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