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电影网情怀调查:为什么要重看《功夫》?

无论是从故事上来说,还是从讲故事的方式来说,周星驰2004年执导《功夫》都是一部当之无愧的经典之作。相隔十年,这部影片再次转3D重映,人们到底会不会去看呢?1905电影网特意邀请到多位电影研究者、影评人和媒体人士,讲述他们与《功夫》的故事,分享他们对影片的看法。通过这些内容,也许我们能重新拾回当年的记忆。



    基本上看星爷的感受都是这样的:最开始感到好笑,有趣,渐渐地感到导演在严肃地讲一个蛮励志的故事,只不过他用漫画式的笑料来包装情怀,这是一种很高明的手法。


    笑到掉眼泪的当然是冯小刚出场的一段,以及片中一众配角奋不顾身的表现。对星爷和反派大BOSS那段对打印象最深,星爷将自己幼年所受到的漫画影响,结合日本动漫的手法,将一段打斗表现得妙趣横生,创意和天才令人点赞。


    最喜欢的角色当然首先无疑是星爷,其次是最喜欢一众配角,我不想说多少个,配角都很赞。


    原作拍得好,看3D版类似于在一种特效包装下是否会更好看。很期待重映,可惜电影院排片少,对于整天要上班的人来说多要不便。好片当然不妨重映。


    因为在粤语文化圈,对于星爷的片子当然不可能免疫,对他的一句话评论:大俗大雅。最喜欢的是《喜剧之王》,这部是把小人物表现得最到位的一部,看到哭。套用粤语文化圈的话来说,星爷的片子就像上佳鸡汤,滋补养身,而且营养永远取之不竭。


nEO_IMG_奇爱博士.jpg


    很复古,很有趣,画面、音乐、声音都颇具匠心,是周星驰最优秀的作品之一。最喜欢画面是古琴杀手帮的无形“剑气”,最喜欢角色是周星驰。


    周星驰是喜剧之王。《国产零零漆》、《喜剧之王》、《功夫》,都让人真的感受到喜剧大师的情怀。港片伴随自己长大,看港片,致青春。



    几场打戏都很有想象力,印象特别深。比如周星驰模仿《黑客帝国》大战斧头帮,包租公、包租婆、六指魔琴杀人于无形,还有火云邪神的蛤蟆功,以及最后周星驰的如来神掌。在那个年代国产片特效还很少有做得这么邪门的,看起来很爽,满满都是武侠情怀。


    角色里最喜欢包租公和包租婆,深藏不露的武林高手,跟扮演者元华元秋一样都是江湖传奇。另外片尾那个流浪汉也挺逗的,现在还经常出现在聊天表情里。


    《功夫》是周星驰新千年后最好的作品吧,正好过去十年了,重温一下挺有意义的。国产片重映票房一向不好,《东邪西毒》2600多万,《大闹天宫》4800万,周星驰的《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加《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才2500万,前几天《一代宗师》重新剪辑了一下,并且打着3D的旗号,才稍微好一点点,但跟《泰坦尼克号》等好莱坞大片还是没法比。重映首先应该选择经得起时间推敲的好电影,尤其是当时观影条件远不如现在的,其次可以是修复或者重剪过的,这样观众才有兴趣。千万不要形成跟风圈钱的潮流才好。



    折服于周星驰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比《少林足球》更上一层楼,拍出了漫画质感。


    “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天残、地残合奏古琴,用无形琴声杀人,加上音乐的渲染,很有古典的韵味。


    我觉得《功夫》里经典台词并不多,唯一能记住的是“我看你骨骼精奇,是万中无一的武学奇才,维护世界和平就靠你了。”


    最喜欢的角色是包租婆。


    会去看重映。作为80后,我们这代人都有周星驰情结,何况功夫本身的一些镜头也适合做成3D,再就是以后恐怕很难再看到周星驰演戏了。有些电影没有在电影院看过,重新放一下值得,但并不是所有经典影片都适合做成3D重映。


    周星驰的无厘头喜剧及表演风格是无法超越的,始终都是“一直在模仿,从未被超越”。我最喜欢的是《国产零零漆》,这部角色更真诚,而且并不是靠卖笑而搞笑,刮骨疗伤一段也能令人哭笑不得,实在难得。另外一方面,里面有不少周星驰和李力持精心打磨的迷影情结。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港片对我们80后这代人影响深远,陪我经历了录像带、VCD时代,那真是一个无法复制的岁月。回归之后,港片自身未能延续其辉煌,合拍片多半也是不伦不类,只有杜琪峰、彭浩翔还能多多少少的拍出一些具有香港传统味道的电影。



    《功夫》全片没有什么周星驰招牌式的笑料,故事内容简单,情节流水账,整部电影没有让我发笑的地方。要说印象最深的话,大概是那两个弹古琴的杀手以琴杀人的桥段了,视觉效果做得很出色,有着好莱坞大片的质感,所以令人惊喜。2004年国产电影能有这样的视觉呈现,挺不容易。


    我不很看好老片重映这个事情。新片水准不行,才给老片重映这个怪胎找到了市场和活路。在北美,即便是《阿甘正传》这种水准的影片重映,票房还不够电费。老片的重映,是要放在特殊场合之下的,比如电影节、电影展,它不能是一个商业行为,只应该是一个纪念行为。


    个人极为反感周星驰。搞笑嘛,自然是很好的,但是从亚里士多德时代就已然成熟的喜剧,笑料离不开屎尿屁,在周星驰的电影里,还是这些,看着看着,就烦得要死。不过和一大家人在一起,几乎没有片子可看,周星驰大概就是最好的选择。


    老港片对我来说,是邵氏武侠、风月,以及后来的香港新浪潮。香港是一个城市,能有电影工业是一个奇迹。除了粤语圈的因素外,香港电影人的努力、勤劳是最主要的因素。只是,越来越多的香港电影人北上淘金,那种有港味的港片变少了,大概会有很多人难过的吧……



    笑点很多。尤其是包租婆追周星驰腿部夸张成车轮那段,第一次看到这样把漫画效果搬到银幕上的。最喜欢的角色是周星驰,喜欢的台词是冯小刚说的“还有谁?!”


    周星驰的电影可以一次一次地重复观看。这次重映主要是看3D效果,尤其是对最后一对多武打的3D效果有期待。


    录像带时期,那时能看到的好莱坞大片太少(95年以后才逐渐增多),所以最受欢迎的就是港片,当时我和朋友们最喜欢的类型就是:赌片、黑帮枪战、古装武打和周星驰喜剧。录像带出租店最受欢迎的电影也就是周润发、周星驰的电影。

上一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