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阿孝咕"到"带头大哥":你所不知道的侯孝贤

八年磨一剑,侯孝贤导演的这部《刺客聂隐娘》让影迷们等了太久太久,很多人去看聂隐娘,为的就是“在大银幕上看侯孝贤”这件令人迷恋的事儿。作为台湾新电影的领军人物,杨德昌早已仙逝,如今唯有侯孝贤仍然如中流砥柱般,传承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衣钵。


5. 师徒与“父子”:与钮承泽

 

    “豆导”钮承泽其实也是演员,9岁开始表演,17岁因出演侯孝贤参与编剧的《小毕的故事》而拿下金马奖最佳男配角提名一炮走红,那一年他还参演了侯孝贤的第一部转型长片《风柜来的人》,从此二人结下如父子般的师徒情谊。

 

    从曾经的小毕到如今的“豆导”,钮承泽成为导演后最渴望获得的自然是侯导的认可。两人如此深厚的交道,因而侯导可以将豆导夸得天花乱坠,批得体无完肤。《艋舺》上映时,侯导批评钮承泽的演技,“他自己真的不要再演了!” 而《军中乐园》初剪时,侯导甚至主动请缨新剪一版,影片首映日他还敲锣打鼓地夸“这部真的拍得好,比我的还好。”当然,钮承泽说“我永远也当不了侯孝贤”。


6.侯导的“隐娘”朱天文

 

    从1983年的《小毕的故事》开始,朱天文作为侯孝贤的御用编剧几乎参与了每一部影片的创作,至今二人的合作已经长达三十余年。如此密不可分的搭档到如今还没散的,在华语电影圈里也是不多见。

 

    侯孝贤因为朱天文的协助,作品增添了浓厚的文学色彩,形成独树一帜的侯氏美学,而朱天文则因侯孝贤,小说家再分身出一个编剧的身份,让她的文字产生出更深远的影响,两相对照,真不好说究竟是谁成全了谁。


 

    有人说朱天文就是侯导的隐娘,身怀绝技却深藏不露。可这位年近六旬依然单身如少女般纯真的小说家却说导演从不看她的剧本,都是拿给工作人员看的,她轻描淡写道:“我所能贡献的,不是作为一个编剧,我是作为一个他的敌手,跟他练习打球的吧。”

 

    在她所著的《最好的时光——侯孝贤电影记录》中收录了她的电影小说与剧本,记录了与侯孝贤合作自始的点滴。在一次书友见面会上,朱天文谈到自己对小说的誓言,她说:“时间如坦克车碾过去,那留下的是什么?我要去收的是失败的、受伤的、断手断脚的、落在那里一般人以为是垃圾不屑一看的,你去捡拾它。当一个时代过去的时候,你去收拾它,一个个捡回来,把它擦干净,把它组织好,这个就是一个小说家做的事情。”你去细看侯孝贤最好的电影作品,不是也做着同样的事吗?

 

    有人戏称,有一种男女关系叫侯孝贤与朱天文,两人独特的合作与创作早已超越那些无谓的绯闻。

 

 

    如果不做导演,侯孝贤会做什么?黑社会老大?读高中时的阿孝咕曾经因为带头砸陆军士官俱乐部被捕入狱,而在台湾最传奇的黑道教父之一蔡冠伦的出殡仪式上,他也是座上贵宾,因为他和蔡冠伦是儿女亲家。

 

    抑或他会成为一名歌者?他爱唱卡拉OK,在《侯孝贤画像》中你可以一睹他的歌喉,在关于画家刘小东的纪录片《东城小子》中也可以看见他唱K 的身影,他甚至还出过一张闽南语专辑《太阳》(听完保证让你酥一身)。

 

    钮承泽说侯孝贤早些年“神里神经的,坐不住,但是随着年纪见长,也越来越低调沉稳。”确实,以早年阿孝咕的草莽气,谁都不能想象侯孝贤能做官。然而,在新千年之后,台湾电影业颓势尽显,内忧外患,论资排辈唯有他能担起带头人的重任,也唯有这个有着“黑道情怀”的人能义气般放下自己的创作,投身到公共事务中来。顶着金马奖执委会主席、台湾电影导演协会会长等头衔,这近十年来侯导对台湾电影艺术的培养和台湾新人导演的扶持上费劲了心血。

 

    2011年,侯导将台北电影节主席的重任交接给张艾嘉之后终于松了口气,酝酿数十年的《聂隐娘》才终于开始启动。而待到影片上映时,这部影片离侯导的上一部长片作品已经八年过去。但愿,他的下一部作品,希望年仅七旬的侯导不会让影迷们翘首企盼得太久太久。


(文/蔻蔻42)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