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马布里》:何冰助推马布里实现“中国梦”
《我是马布里》海报
1905电影网专稿 刚来北京时已经34岁的马布里也有他的“中国梦”。在NBA黯然退场的“独狼”马布里来到中国CBA赛场,追寻自己的梦想,重新焕发激情与热血。但却遭遇到了没落的球队,性格各异的队友们,在与意气相投的教练携手下,两个拥有共同梦想的男人带领球队“精神状态一新”最终踏上夺取总冠军之路。
《我是马布里》把马布里的“中国梦”实现过程搬上了银幕。已经正式分道扬镳的北京男篮则成为电影中“马政委”梦想实现的载体。作为一部体育题材作品,《我是马布里》在剧情设置上中规中矩,遭遇一连串困境的“外国人”在中国实现梦想成为了最大的看点。
神情落寞的马布里
与同队队员的磨合、面对成为对手的昔日发小、作为职业运动员身体素质上的压力都成为了男主角实现梦想的困境。在角色设置上,马布里与拜伦·戴维斯,锦荣与王阳明,何冰与余皑磊构成三股势均力敌的角色冲突。在比赛的戏份上,导演从球员和教练两部分入手,营造出双方阵营的对决感,角色冲突逐步升级,跳脱出还原比赛赛事的框架。在压哨球、远距离投篮的节奏把控上水平较高,增加了观众的代入感。
马布里泪洒赛场
在构造马布里所属的球队时,导演从球队延伸为整座城市,北京的历史地标建筑、北京球迷与球队的情感、何冰饰演的北京籍教练与队员和家人的相处方式,无处不体现出这座城市浓浓的“人情味”,与马布里远在大洋彼岸的故乡形成鲜明对比。而在影片结尾部分,马布里已经内心认为北京是他的第二故乡这一概念,人物情绪的递进符合常理,避免说教的同时令观众接受起来毫无压力。
马布里失声痛哭
第一次登上银幕的马布里饰演自己,在与母亲通电话这场戏中情绪表达自然流畅,展现比赛时则表现出职业篮球运动员的素质。以球队教练一角出场的何冰成为马布里与锦荣王阳明等演员之间的“粘合剂”,对角色塑造情绪把控得当,给队员训话时不经意表现的“京骂”突出了角色特点,主教练的状态溢于言表。
凭借着“实现梦想”这个电影主题,以及马布里何冰等人的完美演绎,《我是马布里》成为电影频道传媒关注单元的大热影片,对于“跨界”的马布里来说也是莫大的鼓励。
[1905电影网]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