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电影评论

《一步之遥》:姜文的过度自我 彻底忽视了观众

时间:2014.12.18 来源:1905电影网 作者:桃桃林林
共6张


  1905电影网讯 从上映之前的备受期待、年度佳作,到首批评论出炉之后的恶评如潮、口碑危机,姜文《一步之遥》在评价上大起大落。相信随着影片的正式上映,本片的评价也将呈现严重的两极分化,两边各执一词。


  《一步之遥》是一部很难用好或者不好来简单评价的电影,就好像影片带着导演强烈的个人印记与好恶,是一部很私人的电影,所以我们也仅能从个人的角度去说,我很喜欢,或是很讨厌它。


  嗯,我不喜欢《一步之遥》,因为影片强烈的个人风格与舞台味恰好是我的死穴,是我最反感的内容。《一步之遥》是一部舞台感非常强的作品,大部分时间更像把舞台剧直接搬下来拍成电影。那些表现式的人造布景、夸张的表演风格,以及大喊大叫式的台词,都会让人感觉这是一台舞台剧。只是,当我们以看电影的心态去看一场舞台剧,接受起来总会有些不舒服。毕竟电影和舞台剧本就是两种东西,电影是努力的接近或伪造真实,而舞台剧则让观众接受假定。电影过多借鉴舞台剧,同样未必是好事,起码对大部分观众来说,这是件很辛苦的事。


  《一步之遥》的故事发生在民国时期的上海,是个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时代,人人都在疯狂、在狂欢,像嗨过了头。同样嗨过头的,还有电影本身。这部电影好像一次多元素的拼贴,有历史感的记录片段、有默片重映、有歌舞片、有滑稽戏,还有幻想的成分,并以舞台剧为主体。各种元素交结在一起,更加凸显了影片的狂欢气质。从中也能看出姜文的野心,显然,他不仅希望只拍一部上海滩的故事,或只是拍一个“枪毙阎瑞生”的传奇。无论取材自什么,《一步之遥》已经完全变成了姜文的原创故事,他让影片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都成为一次狂欢。


  只可惜,他忽视了观众。即观众是否能够接受这种过度的狂欢与夸张,以及这样不管不顾的全然自我。包括前半段如春晚一样大段的歌舞表演,很华丽,但是反复的歌舞看多了只会让人觉得腻歪。而那些喊出来的台词,更多仅是聒噪,让人觉得心烦。我们都见识过狂欢,费里尼或是库斯图里卡,但狂欢往往是悲剧式的,在疯狂之后总会有个孤单的收尾,是狂欢后的落寞,这样会让影片得到升华,从轻浮变成厚重。而《一步之遥》,似乎只想狂欢,只想疯狂一下,热热闹闹的,好像默片里的那些闹剧。虽然影片也尝试用感情为影片收尾,却被这狂欢搞得有些轻浮了。


  姜文饰演的马走日似乎是这个癫狂时代的异类,他试图去融入时代,却终究以失败告终。而他的悲剧,也很大程度源自他心中的那点纯真。他与武六小姐的相逢回忆是他内心的唯一净土,也成为影片最终的落脚之处。他成为姜文形象的又一次投射,是男儿气概的、敢作敢当的英雄形象。相比之下,其他的角色这多少有点符号,比如文章的武七或是大帅的角色,都是些符号化的功能角色。最遗憾的是,葛优的角色显然被浪费了,这个角色几乎没有任何发挥。相比《让子弹飞》的汤师爷,这回他是可有可无的。


  在叙事方面,《一步之遥》有些不按常理出牌,它并不符合传统的叙事规则,它没有明确的起承转合。很多人喜欢把它分为两部分,即花域选秀以及枪毙马走日两部分,其实,影片可以分为更多部分,再加上那些花哨的元素与形式,让整个叙事结构更难以用传统归类。不过,《一步之遥》的问题并不是花哨或叙事上的问题。就好像这个片子其实并不难懂,想说的事情也都很表象。《一步之遥》真正需要解决的是,它的花哨如何与观众实现共鸣。那些夸张的表演、暗藏机锋的讽刺很聪明,但是,如果没有一个大家愿意接受的故事作为载体,一切可能都是无用功。因为,甚至没人有兴趣在其中去寻找那些隐喻与暗讽。


  我们非常喜欢《阳光灿烂的日子》,也非常喜欢《鬼子来了》,从叙事上,也许《阳光灿烂的日子》更花哨,而暗喻方面,其实《鬼子来了》更密集。但是观众却很喜欢这两部电影。那是因为,这两部影片首先讲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剧情本身是吸引人的。而不像《一步之遥》,一路都是自顾自的,自嗨。


文/桃桃林林

保你平安
喜剧

保你平安

拒绝网暴狂飙辟谣

大决战之辽沈战役
战争

大决战之辽沈

辽沈战役经典还原

大决战之淮海战役
历史

大决战之淮海

抗战经典淮海战役

火锅英雄
剧情

火锅英雄

陈坤被打兄弟狂飙

漂亮的女邻居
爱情

漂亮的女邻居

三男子倾心一村姑

猪八戒吃西瓜
动画

猪八戒吃西瓜

中国首部剪纸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