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电影评论

评《黄金时代》:电影更像萧红研究者的学术论文

时间:2014.10.02 来源:1905电影网 作者:桃桃林林
共49张


    1905电影网专稿 即便你不喜欢《黄金时代》,也必须承认本片的努力。尤其在当代华语电影里,这部影片注定特立独行,成为一个独特的存在。尤其在超级英雄与特效大片统治院线的时代,《黄金时代》显得那么与众不同,哪怕输得一塌糊涂。

    对于大多数普通观众来说,《黄金时代》会有些难以接受。不仅是三小时的片长,还有本片的整体形式。甚至萧红这个人,恐怕对很多人都是陌生的。于是,许鞍华导演选择这个题材,并且以这样一个全明星阵容放在十一国庆档放映,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   

    《黄金时代》最与众不同的地方是它的形式。与我们之前看过的传记片有太多不同,《黄金时代》在剧作上有很多尝试,这样的尝试未必新鲜、但绝对大胆,尤其对一部院线片来说。传统的传记片大体有两种,一种是编年体,从小到老,详述伟人的一生;另一种则是精选名人一生最精彩的片段,以一个戏剧性极强的故事,去映射这个人。

    风格上,《黄金时代》也许更类似传统的编年体传记,却又完全不同。就像很多观众讲到的舞台化、间离感以及打破第四道墙,《黄金时代》最大的特点是视点的选取。

    开场第一个镜头,就是萧红直面摄影机,也就是对着观众的独白:“我是萧红……生于……死于……”她像一个跳出角色的灵魂,为大家讲她的故事。随后,萧军、舒群、白朗、罗烽、胡风、梅志、许广平、丁玲等众多萧红生前好友或是当时的文化名人都一一亮相,为你讲他们眼中的萧红。于是,影片在众多人的讲述中,拼凑出一个更完整、更贴近真实的萧红形象。

    从素材选取上,《黄金时代》主要以萧红的散文、小说、书信,以及萧军等人的文章作为基础,通过角色访谈与场景重现,一段一段的还原萧红的人生经历。于是,片中出现了大量的独白,由角色去讲那些他们写过的文学作品。包括萧红自己的《生死场》、《呼兰河传》等等,也有大量内容被引用。

    这样的处理显然是希望尽可能地还人物以真实。它更像创作者遍查史料,为我们拼出的一个真实的萧红。减少主观想象,增加史料真实感,这是影片带给我们的第一印象。这让《黄金时代》不像一部传记类的剧情片,更像一个记录片段与人物专访组成的专题片。或者说,创作者努力带给观众这样一种真实纪录片的感觉。

    以至于,影片在处理一些关键情节点的时候,由于缺乏史料支撑而一笔带过,好像萧红第一个孩子的下落、以及她第一次逃往哈尔滨的经历,由于并没有太多资料线索,索性就告诉观众,我们也不清楚。同时,关于萧红与萧军分手的段落,由于不同讲述者有不同版本,那就一一呈现,由观众去判断。这些内容的取与舍,都在努力营造一种基于真实、再现历史的氛围。在资料不断地堆垒与罗列中,萧红的人生经历也渐渐清晰起来。

    这样的电影更像一个萧红研究者的学术论文,创作者引经据典,将萧红经历影像化。尽量客观、呈现真实的同时,却让人觉得有些陌生。简单的说,当同样一个事件,我们以学术论文的方式和故事演绎的方式同时呈现,显然后者更吸引人,因为大众更喜欢听到更有趣、精彩的讲述。前者或许更严谨,却缺少了感情。这更像是冷冰冰的学术报告,在不断援引与讲述的过程中,疏远了观众。

    这让观众很难与片中角色建立感情,很难真正将情绪投射到影片当中,这也是观众觉得3小时片长格外难熬的原因。觉得闷、长并非仅仅因为片长,影史太多长片同样可以获得好评,比如3小时的《教父》、接近3个半小时的《教父2》,近4个小时的《美国往事》等等。最主要的,还是影片本身,这种过度客观的方式。

    同时,当事人讲述的方式太考验演员,角色各自的表现也良莠不齐。虽然许鞍华已经在这个论文式的剧本基础上增加了很多电影元素与感情瞬间。不过,这样一部大胆的电影,注定无法成为主流,也必然无法获得太多人的欢迎。

    就像网友说的:“对不了解萧红的人,这个故事看不太懂;对了解萧红的人,这样的故事又太平淡,没什么新鲜东西。”如果今年之后,大家再提起这部电影,应该还是因为它的形式,恩,只有形式。

文/桃桃林林

保你平安
喜剧

保你平安

拒绝网暴狂飙辟谣

火锅英雄
剧情

火锅英雄

陈坤被打兄弟狂飙

大决战之辽沈战役
战争

大决战之辽沈

辽沈战役经典还原

大决战之淮海战役
历史

大决战之淮海

抗战经典淮海战役

猪八戒吃西瓜
动画

猪八戒吃西瓜

中国首部剪纸动画

漂亮的女邻居
爱情

漂亮的女邻居

三男子倾心一村姑